-
1 # 大眼仔通訊社
-
2 # 精脩名表2
瑞士官方是沒有對手錶分級的,但是民間有很多對瑞士手錶品牌進行分級的。有些是根據價錢排名,還有些是根據手錶技術含量排名,另外的則是依據品牌歷史文化。其實瑞士手錶品牌沒有絕對的排名,但應你所邀,現在我說一個公信度比較高的綜合分級,僅供參考。
第一梯隊:百達翡麗,江詩丹頓,寶珀,寶璣,積家,理查德米爾,愛彼,伯爵,雅典,芝柏,雅克德羅,羅傑杜彼 。
第二梯隊:勞力士,歐米茄,萬國,真力時,宇舶,沛納海,肖邦 。
第三梯隊:浪琴,帝陀,泰格豪雅,依波路,雷達,豪利時 。
第四梯隊:天梭,美度,漢密爾頓,雪鐵納。
-
3 # 亨利表哥
06/12,建國初期有過一個幾類幾等的分級,現在看起來過時了,因為那時最高價位的品牌是勞力士。品牌排名,不是簡單粗暴地將品牌劃分為所謂的“頂級品牌”、“奢華品牌”等等,而是透過對各個產區的歷史、經濟地理等因素對產區內品牌和產品特徵進行的統計學分析結果。這樣把品牌按照產區分級比較客觀。
由高到低的排列為:日內瓦、洳山谷、伯爾尼、汝拉山區其他品牌。這是一個泛泛的的排列,其中各個產區都有極其優秀的品牌和產品所以不受這個泛泛的排列限制。如果形象地拿軍銜來區分,那麼日內瓦產區是四星、洳山谷產區三星,依次類推。日內瓦產區,圖中有百達翡麗和勞力士的工廠,用對焦點標出。洳山谷產區之Le Brassus村,圖中有AP工廠。寶珀的工坊就在斜對面的村裡伯爾尼產區之比爾,圖中有歐米茄工廠,像不像無人機獵殺裡的畫面?
汝拉其它產區之力洛克,圖中有天梭、美度、窩路堅。另外,萬寶龍的錶廠也在這個區域內。汝拉其它產區之拉紹德封,圖中有芝柏表公司和國際鐘錶博物館
有人問了,比日內瓦產區品牌更高的品牌是什麼‘軍銜’?像菲利普杜福、儒訥、羅傑史密斯,等等,我們給出一種特殊的軍銜,如果常規的灰地白星軍銜最高官階到白色四星的話,那麼這幾個高階品牌就是黃色四星。菲利普杜福(Philippe Dufour,洳山谷產區品牌)、勞倫斐(Laurent Ferrier)、儒訥(F.P.Journe,日內瓦產區品牌)、羅傑史密斯(Roger Smith,英中國產區品牌)
日內瓦產區品牌:江詩丹頓、勞力士、羅傑杜彼、百達翡麗、宇舶、帝舵、雷蒙威、康斯登等等
洳山谷產區:愛彼、寶璣、寶珀、積家、JeanRichard等等
伯爾尼產區:歐米茄、Leroy、寶齊萊、浪琴、雷達等等
汝拉其它產區:Richard Mille、高珀富斯、基督凱瑞(Christophe Claret)、帕瑪強尼、和芝柏表(三金橋為代表作)等高複雜作品的工坊,也有真力時、亨利慕時、美奈華和萬國表等高階製表品牌,更有如泰格豪雅、天梭(瑞士國民表)、斯沃琪等品牌。
回覆列表
瑞士人至少自己不分級,這是瑞士人聰明的地方,為了保護好鐘錶這張閃亮的“國家名片”一致對外,所有宣傳就是“瑞士表是世界上最好的表。”
自明代萬曆年間西洋鐘錶流入中國開始,華人長期扮演的是消費者的角色,對於鐘錶業的發展與創新貢獻有限。作為龐大的消費群體迫切希望知道什麼表好什麼表一般。於是在不同歷史時期都有華人心中的鐘表分級。
瑞士是與新中國建交最早的西方國家之一,1950年就已建交,所以瑞士鐘錶自建國初期就是人們心中的珍貴物品。計劃經濟時期,為了便於中國海關征稅,海關內部將瑞士鐘錶分為“幾類幾等”,後來這個分類法逐漸流傳入民間,至今有一定影響。由於計劃經濟時期的侷限,將勞力士錶列為“一類一等”,將浪琴、歐米茄列為“一類二等”……涉及品牌幾百個,但當時中國不進口比勞力士更貴的表,所以真正的頂級表不在這個分類之中。還要強調一點:這個分類構建於“石英革命”之前(1970年代中期),與今天瑞士製表業現狀差別很大。
所以,如果你真正有閒心又有經濟實力,應該研究鐘錶文化(這是一門非常瑣碎嚴謹且西化的學科),而不是背誦不同歷史時期華語圈炮製的各種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