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以當是袁紹的勢力來看是最強大的,為什麼在三國舞臺上沒有他的一席之地呢?
3
回覆列表
  • 1 # 文史宴

    袁紹鼎盛時期怎麼沒有稱霸呢,袁紹從還沒達到鼎盛的時代就開始稱霸了,只不過後來被把持漢獻帝的曹操壓下去了而已。

    袁紹與皇家抗衡的開始,是從洛陽逃離,去關東組織諸侯聯軍,這時袁紹和各諸侯的名義是討伐賊臣董卓,雖然沒有明說要討伐董卓立的漢獻帝,但對於漢獻帝的正統性是不太當回事的,所以袁紹一度想立名聲甚佳的幽州牧劉虞為帝,跟逃往關中的董卓抗衡,只是劉虞不肯接受才作罷。

    董卓擁立的漢獻帝,與關東諸侯之間,又有貫穿兩漢的關西、關東矛盾摻雜其中。董卓是涼州人,他的部隊帶有濃重的羌化色彩,被關東人士視為來自關西的異類,故而董卓雖然頗有遠見,希望與關東人士搞關係,大舉提拔黨錮名士,但是因為他的野蠻人屬性,沒有效果,關東還是更傾向於聽從士族領袖袁紹的話。

    所以袁紹一直作為關東豪強的代表,在與關西勢力(包含董卓與漢獻帝,以及董卓死後的李傕、郭汜)作對,以關東盟主的名義,對關東局勢發號施令,與缺乏名分的公孫瓚作戰,日益佔據上風。這種情況下,他當然不會樂意接納漢獻帝,因為他跟漢獻帝之間的嫌隙多著呢。

    但當曹操擁立漢獻帝以後他就抓瞎了。曹操跟袁紹本來是同盟,袁紹以盟主的名義命令曹操。現在曹操擁立漢獻帝等於背叛了袁紹,利用關西勢力來壓制關東盟主,所以曹操、袁紹的關係從此急轉直下,而袁紹也失去了盟主的號召力,只能眼看曹操急劇坐大,最終不得不倉促發動官渡之戰,結果慘敗而歸。

    所以,從袁紹起兵討董,到曹操迎接漢獻帝之間,袁紹在關東的權威是很高的,可以憑藉盟主的身份,給包括曹操在內的很多人發號施令,這段時間也可以說他是霸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走完了天下的路,才想起了回家的人。”這句歌詞來自哪一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