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橘生淮南只若清天藍

    康德力圖把唯理論和經驗論中他認為重要的東西構築起來而拋棄這兩種理論中薄弱的環節。他並不僅僅是把其前輩的思想雜合起來,而是用批判的方法把它們重新構建起來。

    康德對認識論的看法是他的批判哲學是由人類理效能力的分析構成的。它的方法是:whatandhowmuchcanunderstandingandreasonknow,apartfromallexperience.知性和理性除了所有的經驗外,還能知道什麼,能知道多少。雖然早期的形而上學家都爭論最高存在(supremebeing)的本質和直接經驗之外的一些主題,康德詢問了一個關鍵的問題:人類理性是否有能力來執行這樣的探詢。

    從這一批判的觀點出發,康德認為形而上學家在考察單憑人類理性人們能否理解經驗中所不曾呈現給他的東西之前就去試圖構築知識體系是十分愚蠢的。因此,康德的批判哲學並不是否定形而上學而是為它做準備。如果形而上學探討的是單由理性發展來的知識,也就是說,先於經驗的知識,即先驗知識,knowledgeapriori,批判的問題就是:Howissuchaprioriknowledgepossible.先天知識是如何可能的?

    為了幫助理解:

    1、質料:通過後天的經驗所獲得的知識內容

    2、形式:主體固有、用以規範經驗質料將其組織成知識的的認識能力

    康德對認識論的看法是=形式+質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鎖骨跟鎖有關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