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只能歸結為經驗。具體找任何一本講中藥學或炮製的書都有詳細解釋。
總的來說,需要後下的都是那些分子不穩定、容易被高溫破壞的。如靠芳香成分入藥的,如藿香、佩蘭、薄荷、紫蘇、砂仁。大黃用水泡取其氣,可以治上焦的壅塞,久煮則味厚入中下焦了。
而那些需要先煎的都是難溶解的,如龍骨、牡蠣,或者有毒性的如附子、半夏。這裡也許有人會搬出物質溶解度這個定義。當溶解飽和後,久煮當然不會增加有效成分。但煎煮的中藥實際上是一種膠體,也就是很多有效成分實際上並不是溶解到水中,而是透過煎煮析出後分解成大顆粒懸浮到水中。這也就是為什麼中藥煮好後不能久置,久置沉澱後整個藥的功效就不對了。
烊化則是出現在動物類藥品中,典型的如阿膠。這貨如果早入水中一起煮的話,會煮成一碗蛋白質湯,會導致太粘稠在鍋底被燒焦燒結。因此往往是快煮好的時候再丟進去煮溶。
這些先煎後下都是有內在的道理的,可惜現在大多數中醫診所代煎的時候,都通通倒進煎藥機裡一起煎了。有時藥效不好,這方面的細節也可能是原因。
還有提醒一下,方子裡的“打”或“搗碎”也是有道理的。像砂仁、半夏、龍骨、海螵蛸、雞內金、扁豆、冬瓜子、棗仁、桃仁、杏仁等,有些醫生寫方子就懶得寫上一個“打”字,而抓藥的藥工也不管,你不寫我就不打碎。這些藥不打碎,有效成分實際上出不來,就大打折扣了。傷寒論裡的大棗是要“掰”開的,如果不寫,有些人也就是整顆棗扔進去煮,同樣效果得不到保證。
同樣,中藥的劑型作用也非常不一樣。同一張方子,做成散、湯、丸,效果完全不一樣。像溫病裡的銀翹散,為什麼不是銀翹湯?就是因為這張方子如果把諸藥研成散沖服,效果會好很多,不止一個數量級。像金銀花連翹,入湯一煮就沒有輕清的氣味了,因此也沒辦法清上焦的溫熱了。因此現在如果需要自己買銀翹解毒片吃,最好不要直接吞,而是放嘴裡嚼碎了再和水服下,這樣效果會好一點。(當然,含西藥成份的VC銀翹片不建議這麼做)
這些只能歸結為經驗。具體找任何一本講中藥學或炮製的書都有詳細解釋。
總的來說,需要後下的都是那些分子不穩定、容易被高溫破壞的。如靠芳香成分入藥的,如藿香、佩蘭、薄荷、紫蘇、砂仁。大黃用水泡取其氣,可以治上焦的壅塞,久煮則味厚入中下焦了。
而那些需要先煎的都是難溶解的,如龍骨、牡蠣,或者有毒性的如附子、半夏。這裡也許有人會搬出物質溶解度這個定義。當溶解飽和後,久煮當然不會增加有效成分。但煎煮的中藥實際上是一種膠體,也就是很多有效成分實際上並不是溶解到水中,而是透過煎煮析出後分解成大顆粒懸浮到水中。這也就是為什麼中藥煮好後不能久置,久置沉澱後整個藥的功效就不對了。
烊化則是出現在動物類藥品中,典型的如阿膠。這貨如果早入水中一起煮的話,會煮成一碗蛋白質湯,會導致太粘稠在鍋底被燒焦燒結。因此往往是快煮好的時候再丟進去煮溶。
這些先煎後下都是有內在的道理的,可惜現在大多數中醫診所代煎的時候,都通通倒進煎藥機裡一起煎了。有時藥效不好,這方面的細節也可能是原因。
還有提醒一下,方子裡的“打”或“搗碎”也是有道理的。像砂仁、半夏、龍骨、海螵蛸、雞內金、扁豆、冬瓜子、棗仁、桃仁、杏仁等,有些醫生寫方子就懶得寫上一個“打”字,而抓藥的藥工也不管,你不寫我就不打碎。這些藥不打碎,有效成分實際上出不來,就大打折扣了。傷寒論裡的大棗是要“掰”開的,如果不寫,有些人也就是整顆棗扔進去煮,同樣效果得不到保證。
同樣,中藥的劑型作用也非常不一樣。同一張方子,做成散、湯、丸,效果完全不一樣。像溫病裡的銀翹散,為什麼不是銀翹湯?就是因為這張方子如果把諸藥研成散沖服,效果會好很多,不止一個數量級。像金銀花連翹,入湯一煮就沒有輕清的氣味了,因此也沒辦法清上焦的溫熱了。因此現在如果需要自己買銀翹解毒片吃,最好不要直接吞,而是放嘴裡嚼碎了再和水服下,這樣效果會好一點。(當然,含西藥成份的VC銀翹片不建議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