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時尚育兒圈子

    讓孩子看得到榜樣

    去年冬天,我們將已經85歲高齡但依然獨自生活的太姥爺接到家裡,從此一起生活。很多人認為這件事不可思議:“這個老人有兒女,兒女不接,為什麼要來麻煩你?”但是我倆的想法卻是誰有條件就由誰負責好了,都是自家的老人,沒什麼可推卸。

    我自己就是看著爸爸媽媽給爺爺奶奶養老送終的,始終都記得媽媽抱著爺爺的腳給中風的他修指甲。因為從小就習慣家裡有老人,覺得有空時跟老人聊聊過去,回家時看見有人迎接,是挺溫暖的事。現在萱也有了跟我一樣的感覺。

    從前她從不管誰在做什麼事,現在看見太姥爺顫巍巍地想要刷碗,會立刻上去勸:“太姥爺,這些讓我媽媽做就好,您要休息。我媽媽年輕。”

    而我做家務的時候她會主動幫我,比如倒垃圾,又如擇菜,對我說:“媽媽我幫你幹活,這樣你就老得慢了。”

    由於每天都看到爸爸媽媽照顧太姥爺的情景,長大後的小萱也不會對老人產生厭惡與不耐煩的心情吧,孝原本就是一種習慣,一旦養成,就容易代代相傳。

    所以有時候就會勸對我抱怨兒女叛逆的朋友:“快帶孩子回家拜見你的父母去,認真地好好孝敬父母,然後再看孩子改沒改。”

    不動聲色地介紹傳統的中華孝道

    《孝經》、《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二十四孝故事》等等,都能很好地讓孩子接觸與瞭解孝道真正的內涵。

    從《孝經》上我們可以看到,被尊為聖人的孔子是非常重視孝道的。他認為孝道是道德之根本,教化之所從生;孝道不僅限於對父母,推而廣之,要忠君愛國善待他人。一個人不但要記住祖宗的高德善行,而且要更進一步地繼續發揚光大,這才是盡到了大孝。類似的書籍還有不少,無論在哪裡看到都可以買下來或下載下來與孩子一起分享。讓傳統文化薰陶孩子擁有一顆善良柔軟的心對待家人和世界。首先讓一個家庭和睦,然後將這和睦延伸入社會,我們的孩子才能享受到真正的幸福。

  • 2 # 鏡妝閣古典化妝造型

    我覺得可以從下面3個方面入手,以達到培養孩子”孝“的目的。

    第一,春節的主要傳統就是”回家“”團聚“”孝道“,可以跟孩子講講為什麼要一家人在一起,可以以”春運“的新聞來作為切入點。

    第二,父母以身作則。 給父母準備禮物,可以要孩子參與進來,可以問問孩子覺得給爺爺奶奶什麼禮物比較好。吃飯的時候長輩上桌了才能動筷子之類,在家幫媽媽做飯洗碗等等,要孩子看到爸爸媽媽是怎麼孝順父母的,正所謂”上行下效“嘛。

    第三、”孝“的儀式感。有些地方給老人長輩拜年要行”跪拜“禮,這就非常有儀式感。

  • 3 # 張秀Z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培養孩子的性格當然是需要父母以身作則了。可以在孩子面前幫老人捶捶背捏捏腿,告訴孩子孝順父母是每個人都需要具備的意識和責任。讓孩子養成這種思維習慣。

  • 4 # 長街迢迢

    百善孝為先,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覺得言傳身教要結合,比如晚輩要給長輩鞠躬說祝福語,吃年夜飯的時候要讓長輩先入座動筷子等細節。我們這裡習俗是要在家裡供奉祖先的,可以讓孩子參與進來,講我們中華民族的根祖文化,這也是孝和感恩的體現。現在的小孩集萬千寵愛,難免有點自我,但我覺得所謂“上行下效”,父母應該做好榜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腳骨拇外翻是怎樣遺傳的,有哪些先天條件會引起大腳骨疾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