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地產觀察員

    不需要

    其實,煮粽子並不簡單,要煮得好吃,也需要一定的技術。現將煮粽子的方法與技巧介紹如下,供朋友們作為參考,希望大家都能學會如何煮粽子。  

    第一步:冷水下鍋。  把包好的粽子冷水下鍋,整齊地碼入鍋中,水要浸過粽子兩寸左右,待重新滾起以後再用旺火煮1個小時左右即可。

    這裡有幾點需要強調:  

    一是粽子一定要冷水下鍋,因為用冷水煮粽子比較好。隨著水溫的慢慢升高,粽葉的香味也會慢慢滲透到糯米里,煮出的粽子會更香。此外,冷水煮粽子可使煮出來的粽子成熟一致,沒有硬心。  

    二是水面一定要超過粽子,而且一定要浸過粽子兩寸左右,這是因為粽子在煮的過程中會膨脹,如果加水不夠多,上面的粽子會被頂出水面,不容易煮透,煮出的粽子也不夠軟糯。  

    三是粽子入鍋後,最好上面用重物壓實,這樣煮出來的粽子不會散爛。  

    四是在煮粽子的過程中不要添生水。  五是要留意梘水粽不能和其它粽子一同煮。

  • 2 # 7Juli

    做粽子時,糯米適當浸泡一下即可,但時間最好不要超過半小時,否則粽子裡面的水分含量過高,煮出來不結實就不好吃了。

    糯米越泡會越黏,包的粽子越好吃。換句話說,只要泡米的方法正確,包粽子的米泡越久越好,至少要泡3個小時左右。

    正確的做法是用清水浸沒糯米,每天換2~3次水,浸泡幾天後再包粽子,由於細胞吸水將細胞壁脹破,黏性成分釋放出來,可使粽子異常黏軟。只要每天堅持換水,糯米是不會變質的,但水量要足,否則米吸足水後暴露於空氣中,米粒就會粉化。

    煮粽子是件比較耗時間的事情,從水開後算,粽子需要熬煮三個小時,需要特別提醒的是煮粽子的水一定要蓋過粽面,否則粽子會夾生,至於冷水下還是開水下粽子的問題,貌似兩種都有人主張。

    我的做法是冷水下。粽子在煮的過程中會不斷吸收水份,如果水少了中途可以加些開水進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真皮沙發的使用壽命一般是多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