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康愛線上
-
2 # 暖胃大叔田豔濤醫生
骨肉瘤是一種最常見的惡性骨腫瘤,好發於青少年,好發部位是股骨遠端、脛骨近端、和肱骨近端的幹骺端。特點是腫瘤產生骨樣基質,存在多種亞型和繼發性骨肉瘤,常形成梭形瘤體,可以累及骨膜,骨皮質及髓腔,病灶切面呈魚肉狀,棕紅色或灰白色。
關於骨肉瘤的生存期,2013年一篇來自華人民解放軍醫學院的流行病學研究可能有代表性,研究者回顧了1999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解放軍總醫院骨腫瘤科接受正規治療(新輔助化療\手術)骨肉瘤患者的生存時間,共有365例骨肉瘤患者納入研究,3年和5年的總生存率分別為69%和65%。
骨肉瘤主要的臨床症狀為區域性疼痛,多為持續性的疼痛,逐漸加重,夜間尤為嚴重。同時出現區域性腫塊,附近關節活動受限,區域性表面皮溫升高,還可以有全身的惡病質表現。溶骨性骨肉瘤還可出現病理性骨折。不同型別的骨肉瘤在X線平片可以表現為不同形態,MRI檢查對於明確腫瘤的邊界與侵襲範圍有重要意義。
G2T1-2M0者,採用綜合治療。通常採用大劑量的術前新輔助化療+根治性手術切除,植入假體的保肢手術或者截肢手術+術後大劑量的輔助化療。由於骨肉瘤遠處轉移,尤其是肺轉移發生率很高,對於出現遠處轉移的M1的患者,還需要積極切除可切除的轉移灶。隨著診療技術的進步,在有效的治療下,骨肉瘤總的5年生存率在50%以上。
骨肉瘤是一種惡性程度很高的骨原發性惡性腫瘤,約佔原發性骨腫瘤的15%左右,發病率較高。該病發病原因較為複雜,各年齡段均可發病,尤以兒童和青少年為主。
骨肉瘤的預後與眾多因素有關,主要影響因素包括腫瘤部位、營養水平、ALP水平、腫瘤分期、病理性骨折、轉移情況等,腫瘤部位和病理性骨折是影響骨肉瘤患者預後的獨立危險因素,營養水平則是影響骨肉瘤患者預後的獨立保護因素。同時,也有研究表明,骨肉瘤的預後與患者的年齡、性別及手術方式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