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0:00,時間段:唐前0:00-2:00;唐後23:00-1:00
醜:2:00,時間段:唐前2:00-4:00;唐後1:00-3:00
寅:4:00,時間段:唐前4:00-6:00;唐後3:00-5:00
卯:6:00,時間段:唐前6:00-8:00;唐後5:00-7:00
辰:8:00,時間段:唐前8:00-10:00;唐後7:00-9:00
巳:10:00,時間段:唐前10:00-12:00;唐後9:00-11:00
午:12:00,時間段:唐前12:00-14:00;唐後11:00-13:00
未:14:00,時間段:唐前14:00-16:00;唐後13:00-15:00
申:16:00,時間段:唐前14:00-16:00;唐後13:00-15:00
酉:18:00,時間段:唐前18:00-20:00;唐後17:00-19:00
戌:20:00,時間段:唐前20:00-22:00;唐後19:00-21:00
亥:22:00,時間段:唐前22:00-24:00;唐後21:00-23:00
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總稱。又稱十二支。中國古代用十二地支紀時、紀月。地支紀時就是將一日均分為12個時段,分別以十二地支表示,子時為現在的23~1時,丑時為1~3時,等等,稱為十二時辰。地支紀月就是把冬至所在的月稱為子月,下一個月稱為丑月,等等。地支與十天干順序相配,組成甲子、乙丑……癸亥,以六十為週期用以紀日、紀年。
子:0:00,時間段:唐前0:00-2:00;唐後23:00-1:00
醜:2:00,時間段:唐前2:00-4:00;唐後1:00-3:00
寅:4:00,時間段:唐前4:00-6:00;唐後3:00-5:00
卯:6:00,時間段:唐前6:00-8:00;唐後5:00-7:00
辰:8:00,時間段:唐前8:00-10:00;唐後7:00-9:00
巳:10:00,時間段:唐前10:00-12:00;唐後9:00-11:00
午:12:00,時間段:唐前12:00-14:00;唐後11:00-13:00
未:14:00,時間段:唐前14:00-16:00;唐後13:00-15:00
申:16:00,時間段:唐前14:00-16:00;唐後13:00-15:00
酉:18:00,時間段:唐前18:00-20:00;唐後17:00-19:00
戌:20:00,時間段:唐前20:00-22:00;唐後19:00-21:00
亥:22:00,時間段:唐前22:00-24:00;唐後21:00-23:00
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總稱。又稱十二支。中國古代用十二地支紀時、紀月。地支紀時就是將一日均分為12個時段,分別以十二地支表示,子時為現在的23~1時,丑時為1~3時,等等,稱為十二時辰。地支紀月就是把冬至所在的月稱為子月,下一個月稱為丑月,等等。地支與十天干順序相配,組成甲子、乙丑……癸亥,以六十為週期用以紀日、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