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詞性看,“惙”是形容詞,“綴”有時用作名詞,其他只作動詞用;從讀音看,惙、輟、啜(還有歠、涰)是同音字,都音“chuò”;從字形看,都是形聲字,其意符都有明顯的表義功能;從生成能力看,惙、啜活動能力較差,卻各有成語傳世。“掇”,音duō,本義拾取,古代口語中較靈活,現代口語中除本義外還常用搬、挪等義,常用詞有拾掇、掇拾、掇弄、攛掇、掂掇等。要重點注意“攛掇“這個詞,屬於現代口語,指從旁鼓動人(做某事),與書面語“慫恿”義同,音cuān·duo。“綴”,音zhuì,本義指用針線等縫合的動作,如綴合;後引申指用文字組合成篇章的動作及過程,如綴文成章;還借指某種裝飾,如點綴;還被現代人用來代指詞綴之類,如字首、字尾等。其中後兩者為名詞。“啜”有二義,原指飲、喝的動作,後借指抽噎的樣子(本字是“涰”),“啜泣”即此意。啜菽飲水(音chuòshūyǐnshuǐ)應重點注意,意思是吃豆類,喝清水,形容生活清苦。這個字還有一個音chuài,是個罕見的姓。“輟”,本義停止、中止,現常用詞有輟學、輟筆等。“惙”現代已只剩憂愁之義,要重視這個“憂心惙惙”,它與著名的“憂心忡忡(音chōng)”原同出於《詩經·草蟲》這首詩,都是用來形容女子不見戀人時憂愁不安的樣子的,後者只是由於音節的原因更有名而已。
從詞性看,“惙”是形容詞,“綴”有時用作名詞,其他只作動詞用;從讀音看,惙、輟、啜(還有歠、涰)是同音字,都音“chuò”;從字形看,都是形聲字,其意符都有明顯的表義功能;從生成能力看,惙、啜活動能力較差,卻各有成語傳世。“掇”,音duō,本義拾取,古代口語中較靈活,現代口語中除本義外還常用搬、挪等義,常用詞有拾掇、掇拾、掇弄、攛掇、掂掇等。要重點注意“攛掇“這個詞,屬於現代口語,指從旁鼓動人(做某事),與書面語“慫恿”義同,音cuān·duo。“綴”,音zhuì,本義指用針線等縫合的動作,如綴合;後引申指用文字組合成篇章的動作及過程,如綴文成章;還借指某種裝飾,如點綴;還被現代人用來代指詞綴之類,如字首、字尾等。其中後兩者為名詞。“啜”有二義,原指飲、喝的動作,後借指抽噎的樣子(本字是“涰”),“啜泣”即此意。啜菽飲水(音chuòshūyǐnshuǐ)應重點注意,意思是吃豆類,喝清水,形容生活清苦。這個字還有一個音chuài,是個罕見的姓。“輟”,本義停止、中止,現常用詞有輟學、輟筆等。“惙”現代已只剩憂愁之義,要重視這個“憂心惙惙”,它與著名的“憂心忡忡(音chōng)”原同出於《詩經·草蟲》這首詩,都是用來形容女子不見戀人時憂愁不安的樣子的,後者只是由於音節的原因更有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