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1864~1957)植根傳統,師法造化的國畫大師。他把前人"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的道理體會得很深刻,其畫以文人畫為根基,開掘民間傳統,探討雅俗結合,為傳統花鳥畫注入了蓬勃生機,風格剛健鮮活、詼諧幽默。且詩書畫印兼能,被授予"人民藝術家"的稱號。 齊白石作畫用筆雄渾健拔,用墨滋潤淋漓,用色濃豔潑辣。其章法多是信手拈來,隨意而成,極為簡括大氣。反映在造型方面,有時脫略形跡,離形而以神會求似,有時則模寫物象纖毫畢現。尤喜將闊筆大寫的花卉與工細草蟲合於一圖,以求相反相成之韻趣。以其畫風發展來看,早年筆墨較清新整飭,中年以後漸趨雄肆,晚年則爐火純青,真率自然,不假修飾。
最早寫清末官場所流行的「館閣體」,其後拜胡沁園、陳少蕃二師,後又跟隨二師寫湖南一帶流行的道州何子貞體(寫顏真卿)。四十歲出遊後,認識曾熙、李瑞清,學寫魏(爨龍顏碑)方筆,後又寫六朝。五十歲開始寫鄭文公碑,寫金冬心,行草書寫湖南嶽麓山名碑、唐代李北海(邕)的「麓峙碑」(行書),兼寫金冬心、鄭板橋、吳昌碩等。後為治印,又寫楷書、篆書;也學三國時吳國的「天發神讖碑(篆)」之雄偉渾厚。六十歲左右字已成熟,將其臨摹各碑帖融合貫通,自成一家,為齊白石字型風格,但還不夠穩定。七十歲前,書法雖自成一格,但字結構上還不夠緊湊。七十五歲後書法已完全成熟,用筆絲毫不懈,運筆穩健爽快,表現出氣勢雄健,渾厚有神韻。
齊白石(1864~1957)植根傳統,師法造化的國畫大師。他把前人"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的道理體會得很深刻,其畫以文人畫為根基,開掘民間傳統,探討雅俗結合,為傳統花鳥畫注入了蓬勃生機,風格剛健鮮活、詼諧幽默。且詩書畫印兼能,被授予"人民藝術家"的稱號。 齊白石作畫用筆雄渾健拔,用墨滋潤淋漓,用色濃豔潑辣。其章法多是信手拈來,隨意而成,極為簡括大氣。反映在造型方面,有時脫略形跡,離形而以神會求似,有時則模寫物象纖毫畢現。尤喜將闊筆大寫的花卉與工細草蟲合於一圖,以求相反相成之韻趣。以其畫風發展來看,早年筆墨較清新整飭,中年以後漸趨雄肆,晚年則爐火純青,真率自然,不假修飾。
最早寫清末官場所流行的「館閣體」,其後拜胡沁園、陳少蕃二師,後又跟隨二師寫湖南一帶流行的道州何子貞體(寫顏真卿)。四十歲出遊後,認識曾熙、李瑞清,學寫魏(爨龍顏碑)方筆,後又寫六朝。五十歲開始寫鄭文公碑,寫金冬心,行草書寫湖南嶽麓山名碑、唐代李北海(邕)的「麓峙碑」(行書),兼寫金冬心、鄭板橋、吳昌碩等。後為治印,又寫楷書、篆書;也學三國時吳國的「天發神讖碑(篆)」之雄偉渾厚。六十歲左右字已成熟,將其臨摹各碑帖融合貫通,自成一家,為齊白石字型風格,但還不夠穩定。七十歲前,書法雖自成一格,但字結構上還不夠緊湊。七十五歲後書法已完全成熟,用筆絲毫不懈,運筆穩健爽快,表現出氣勢雄健,渾厚有神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