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的起源和古代的“拼音”的情況,是這樣的:
用英文字母拼寫漢語,是明朝晚期以後的事情。在這之前,華人用直音法、譬況、反切等方法來給漢字注音。這幾種,基本上東漢以後就出現了。
直音就是用同音字給另一個字注音,這個方法今天有時候還用。
譬況就是描述,打比方。比如今天有時候外語老師教發音,往往也用這個方法。比如日語的裡面的su,不能讀成蘇,讀成思比較像,但是又不是普通話的思。今天我們有國際音標,就很清楚告訴別人,日語su的讀音其實是sɯ,但是國際音標在廣泛使用之前的條件下,人們只能繞著彎地描述,古人就更是如此。
反切就相當於拼音,用兩個字給字注音,取第一個字的聲母、第二個字的韻母和聲調,合成一個新的讀音。比如鳥,用反切是“都了切”,拼出來是diao3。但是這個辦法缺陷也很多,古人想了不少辦法改進調整,但用漢字標註很難細分到音素,所以最終也沒有特別好的統一方案,恰巧這時——
明朝晚期,傳教士進入中國,為了工作方便,他們開始用拉丁字母記錄漢語,不過一開始限於傳教士自己參考。清代末年,中西交流的需求很大,一些外華人就參考傳教士的方案和實際情況創設了很多拼音方案(有好幾百種,包括普通話和各地方言),有名氣的如韋氏拼音、郵政式等等。後者一直使用到了漢語拼音方案公佈後,有的音節甚至進入了英語,比如Tsinghua、Peking、moutai(茅臺)。
其實用哪種字母是其次的,用日文的假名、阿拉伯字母、斯拉夫字母、梵文字母(有的需要稍作調整)都可以給漢字標音。唐朝的時候,西北有人用藏文字母記錄漢語的。
用拉丁字母,是近幾百年來,拉丁字母背後的文明太過強大,無人能敵。
拼音的起源和古代的“拼音”的情況,是這樣的:
用英文字母拼寫漢語,是明朝晚期以後的事情。在這之前,華人用直音法、譬況、反切等方法來給漢字注音。這幾種,基本上東漢以後就出現了。
直音就是用同音字給另一個字注音,這個方法今天有時候還用。
譬況就是描述,打比方。比如今天有時候外語老師教發音,往往也用這個方法。比如日語的裡面的su,不能讀成蘇,讀成思比較像,但是又不是普通話的思。今天我們有國際音標,就很清楚告訴別人,日語su的讀音其實是sɯ,但是國際音標在廣泛使用之前的條件下,人們只能繞著彎地描述,古人就更是如此。
反切就相當於拼音,用兩個字給字注音,取第一個字的聲母、第二個字的韻母和聲調,合成一個新的讀音。比如鳥,用反切是“都了切”,拼出來是diao3。但是這個辦法缺陷也很多,古人想了不少辦法改進調整,但用漢字標註很難細分到音素,所以最終也沒有特別好的統一方案,恰巧這時——
明朝晚期,傳教士進入中國,為了工作方便,他們開始用拉丁字母記錄漢語,不過一開始限於傳教士自己參考。清代末年,中西交流的需求很大,一些外華人就參考傳教士的方案和實際情況創設了很多拼音方案(有好幾百種,包括普通話和各地方言),有名氣的如韋氏拼音、郵政式等等。後者一直使用到了漢語拼音方案公佈後,有的音節甚至進入了英語,比如Tsinghua、Peking、moutai(茅臺)。
其實用哪種字母是其次的,用日文的假名、阿拉伯字母、斯拉夫字母、梵文字母(有的需要稍作調整)都可以給漢字標音。唐朝的時候,西北有人用藏文字母記錄漢語的。
用拉丁字母,是近幾百年來,拉丁字母背後的文明太過強大,無人能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