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一首詩,是一副源自於清代鄭板橋的對聯。
意思是春風比較大吹得柳樹枝條來回擺動,春雨在夜裡悄悄的把土地打溼了。 詩句用擬人手法生動形象的寫出了春天風的動感和雨的作用。
原是鄭板橋的一副題聯,現豫園萬花樓用它來做楹聯。上聯寫春風拂過柳枝的景象,下聯寫春雨催開花朵的情景。
擴充套件資料:
作者簡介
清聖祖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11月22日)子時,鄭板橋出生,其時家道已經中落,生活拮据。三歲時,生母汪夫人去世,少時隨父立庵至真州毛家橋讀書。至八、九歲已在父親的指導下作文聯對。
乾隆三十年十二月十二日(1765年1月22日),板橋卒,葬於興化城東管阮莊,享年七十三歲。
鄭板橋書法,用隸體摻人行楷,自稱“六分半書”,人稱“板橋體”。其畫,多以蘭草竹石為主,蘭竹几成其心靈的鄭板橋的書法藝術,在中國書法史上是獨樹一幟的。
鄭板橋將書法與畫糅合在一起,還成了共同表現形象的特殊手法,彼此關係不分割。
如《蘭石圖》,鄭板橋別具匠心地將詩句用書法的形式,真草隸篆融為一體,大大小小,東倒西歪,猶如“亂石鋪街”地題於石壁上,代替了畫石所需的皴法,產生了節奏美、韻律美,又恰到好外地表現了石頭的立體感、肌理美,比單純用皴法表現立體感更具有意趣。
這不是一首詩,是一副源自於清代鄭板橋的對聯。
意思是春風比較大吹得柳樹枝條來回擺動,春雨在夜裡悄悄的把土地打溼了。 詩句用擬人手法生動形象的寫出了春天風的動感和雨的作用。
原是鄭板橋的一副題聯,現豫園萬花樓用它來做楹聯。上聯寫春風拂過柳枝的景象,下聯寫春雨催開花朵的情景。
擴充套件資料:
作者簡介
清聖祖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11月22日)子時,鄭板橋出生,其時家道已經中落,生活拮据。三歲時,生母汪夫人去世,少時隨父立庵至真州毛家橋讀書。至八、九歲已在父親的指導下作文聯對。
乾隆三十年十二月十二日(1765年1月22日),板橋卒,葬於興化城東管阮莊,享年七十三歲。
鄭板橋書法,用隸體摻人行楷,自稱“六分半書”,人稱“板橋體”。其畫,多以蘭草竹石為主,蘭竹几成其心靈的鄭板橋的書法藝術,在中國書法史上是獨樹一幟的。
鄭板橋將書法與畫糅合在一起,還成了共同表現形象的特殊手法,彼此關係不分割。
如《蘭石圖》,鄭板橋別具匠心地將詩句用書法的形式,真草隸篆融為一體,大大小小,東倒西歪,猶如“亂石鋪街”地題於石壁上,代替了畫石所需的皴法,產生了節奏美、韻律美,又恰到好外地表現了石頭的立體感、肌理美,比單純用皴法表現立體感更具有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