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諸滄浪
-
2 # CoreCode
豸zhì
部首筆畫部首:豸 部外筆畫:0
總筆畫:7
五筆86:EER
五筆98:ETYT
倉頡:BSHH
筆順編號:3443533 四角號碼:20222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8C78
豸zhì
部首筆畫部首:豸 部外筆畫:0
總筆畫:7
五筆86:EER
五筆98:ETYT
倉頡:BSHH
筆順編號:3443533 四角號碼:20222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8C78
展開全部
是: 貉
一、讀音[ mò ]的釋義:
中國古代稱東北方的民族。又同“貊(mò)”。
組詞:表貉、貉族、濊貉、九貉、北貉
二、讀音[ hé ]的釋義:
也叫狗獾。哺乳動物。外形像狐,但體較胖,尾較短。穴居河谷、山邊和田野間。
組詞:一丘之貉、一邱之貉
三、讀音[ háo ]是釋義:
同“貉(hé)”。用於“貉子”“貉絨”。
組詞:貉絨、貉子
擴充套件資料
一、字源演化:
向左轉|向右轉
二、說文解字:
文言版《說文解字》:貉,北方豸穜。從豸,各聲。孔子曰:“貉之為言惡也。”
白話版《說文解字》:貉,北方豸種。字形採用“豸”作邊旁,“各”作聲旁。孔子說:“貉用來比喻惡人。”
三、相關組詞:
1、九貉[jiǔ mò]
古代北方的少數民族。
2、北貉[běi mò]
中國古代東北方民族之一。
3、一邱之貉 [ yī qiū zhī hé ]
邱,同“丘”。比喻彼此同是醜類,沒有什麼差別。同“一丘之貉”。
4、貉絨[háo róng]
拔去硬毛的貉子皮,質地輕軟,是珍貴的毛皮。
5、貉子[háo zi]
貉(hé)的通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