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是古人對廉潔分的三個等級中的一個,先給你說意思吧:人們(這裡特指官員官員)對道理是非看得非常明白而不過分獲取(就是貪腐)。再補充一下古人對廉潔的分級:古人將廉者分為三等:“見理明而不妄取者為上,尚名節而不苟取者次之,畏法律、保祿位而不敢取者再次之。”可見廉潔有三種境界,即“不敢取”、“不苟取”、“不妄取”。 廉潔的第一種境界是“不敢取”,即因為害怕法律,為了保住官位而不得不廉。春秋時嗜魚而不受魚的魯相公孫儀曾說:“夫唯嗜魚,故不受魚,受魚失祿,無以食魚,不受保祿,終身食魚”。這類廉者雖然也能潔身自好,遠離酒色財氣,但內心仍有貪念,一旦沒有了法律和制度的制約,就馬上伸出貪婪之手。 現在的-官-員十官九貪,法律和制度也管不住他們。百姓在苦也毫無辦法。 廉潔的第二種境界是“不苟取”,即為了保持自己的名譽而廉潔奉公。清代的張伯行曾出告示表明自己的廉潔觀:“一絲一粒,我之名節,一釐一毫,民之脂膏。寬一分,民受賜不止一分,取一文,我為人不值一文”。把“一絲一粒”看成“我之名節”可以說是“不苟取者”的典型代表。這類廉者把廉潔看作是自我修養的體現,相對於“不敢取者”,能夠自覺地遵守法律和道德規範,但如果過分注重個人名利,就不能正確樹立為生民立命的觀念。 現在這樣的-官-員幾乎沒有了。 廉潔的第三種境界是“不妄取”,即對道理是非看得明白而不過分獲取。他們“一塵不染兩袖清風,視名利安危淡似伊潁河水。”這樣不為名利、廉潔奉公、愛國愛民的節操,才是今天最最最最需要的。 只可惜......不說了。現在這種-官-員-已經徹底絕跡。
這句話是古人對廉潔分的三個等級中的一個,先給你說意思吧:人們(這裡特指官員官員)對道理是非看得非常明白而不過分獲取(就是貪腐)。再補充一下古人對廉潔的分級:古人將廉者分為三等:“見理明而不妄取者為上,尚名節而不苟取者次之,畏法律、保祿位而不敢取者再次之。”可見廉潔有三種境界,即“不敢取”、“不苟取”、“不妄取”。 廉潔的第一種境界是“不敢取”,即因為害怕法律,為了保住官位而不得不廉。春秋時嗜魚而不受魚的魯相公孫儀曾說:“夫唯嗜魚,故不受魚,受魚失祿,無以食魚,不受保祿,終身食魚”。這類廉者雖然也能潔身自好,遠離酒色財氣,但內心仍有貪念,一旦沒有了法律和制度的制約,就馬上伸出貪婪之手。 現在的-官-員十官九貪,法律和制度也管不住他們。百姓在苦也毫無辦法。 廉潔的第二種境界是“不苟取”,即為了保持自己的名譽而廉潔奉公。清代的張伯行曾出告示表明自己的廉潔觀:“一絲一粒,我之名節,一釐一毫,民之脂膏。寬一分,民受賜不止一分,取一文,我為人不值一文”。把“一絲一粒”看成“我之名節”可以說是“不苟取者”的典型代表。這類廉者把廉潔看作是自我修養的體現,相對於“不敢取者”,能夠自覺地遵守法律和道德規範,但如果過分注重個人名利,就不能正確樹立為生民立命的觀念。 現在這樣的-官-員幾乎沒有了。 廉潔的第三種境界是“不妄取”,即對道理是非看得明白而不過分獲取。他們“一塵不染兩袖清風,視名利安危淡似伊潁河水。”這樣不為名利、廉潔奉公、愛國愛民的節操,才是今天最最最最需要的。 只可惜......不說了。現在這種-官-員-已經徹底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