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3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8833201082

    芃 【péng 】 獸毛蓬鬆的樣子:“有芃者狐,率彼幽草。” 草茂盛的樣子。 古書上說的一種草。 芃芃黍苗,陰雨膏之,悠悠南行,召伯勞之。——《詩經·黍苗》 翻譯:黍苗生長很茁壯,好雨及時來滋養。眾人南行路途遙,召伯慰勞心舒暢。 有芃者孤,率彼幽草,有棧之車,行彼周道。——《詩經·何草不黃》 翻譯:野地狐狸毛蓬鬆,往來出沒深草叢。役車高高栽徵人,馳行在那大路中。 芃芃棫樸,薪之槱之,濟濟闢王,左右趣之。——《詩經·棫樸》 翻譯:棫樹朴樹多茂盛,砍作木柴祭天神。周王氣度美無倫,群臣簇擁左右跟。 芃芃黍苗,陰雨膏之。四國有王,郇伯勞之。——《詩經·下泉》 翻譯:那時節黍苗青青多麼繁茂!滋潤它們的自有雨順風調。四方的諸侯都來朝見天子,賢德高貴的郇伯親切慰勞。 我行其野,芃芃其麥。控於大邦,誰因誰極?——《詩經·載馳》 翻譯:我在田野緩緩行,壟上麥子密密遍。欲赴大國去陳訴,誰能依靠誰來援?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共311篇,其中6篇為笙詩,即只有標題,沒有內容,稱為笙詩六篇(南陔、白華、華黍、由康、崇伍、由儀),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 《詩經》的作者佚名,絕大部分已經無法考證,傳為尹吉甫採集、孔子編訂。《詩經》在先秦時期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並沿用至今。詩經在內容上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風》是周代各地的歌謠;《雅》是周人的正聲雅樂,又分《小雅》和《大雅》;《頌》是周王庭和貴族宗廟祭祀的樂歌,又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調解老年人再婚離婚,老年人再婚離婚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