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艾希是隻貓

    走索,即走繩,也稱為“履索”,是

    中國古代角抵百戲中的一種雜技表演專案。

    東漢張衡在《西京賦》中曾有過記載:“臨

    迥望之廣場,程角牴之妙戲。烏獲扛鼎,都

    盧尋撞。衝狹燕濯,胸突銛鋒。跳丸劍之揮

    霍,走索上而相逢。”杜佑《通典》註釋:

    “兩妓女各從一頭上,對舞行於繩上,相逢

    比肩而不傾。

    在唐代的鼎盛時期,宮廷中常常會舉

    行盛大的百戲演出,這種走索表演也是表演

    節目之一,表演者大多是官中的伶人。在唐

    代,走索也稱為繩技、繩伎、踏索,《唐語

    林》中較為詳細地記載了“走索”的表演形

    式:“明皇開元二十四年八月五日,御樓設

    繩技。

    技者先引長繩兩端屬地,埋鹿盧以系之。鹿盧樓丈立柱以起繩之直如弦。然後技女自繩端攝足而上,往來倏忽,望如飛仙。有中路相遇側身而過者,有著履而行,從容俯仰者,或以畫竿接脛高六尺,或踩肩踩頂至三四重,既而翻身直倒至繩,還往曾無蹉跌,皆應嚴鼓之節。……自兵寇覆蕩,伶官分散,外方有此技,軍州宴會,時或為之。

    ”表演時,在一根高高的繩索上面,表演者由兩端相向而行,可以在繩上錯身而過,驚險異常,可見表演者技藝的高超。那時的表演不繫安全帶,手裡也沒有保持身體平衡的長木杆,其中的風險可想而知。

    安史之亂後,宮中伶人四散,這項技藝也隨著傳人民間。杜甫《千秋節

    有感二首》詩:“御氣雲樓敞,含風彩仗高。

    ……舞階御壽酒(指舞馬),走索背秋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飛機是怎樣測量飛行的高度、速度和方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