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677478841503

      三國時遼東地區,廣義上說應為四郡:遼東、玄菟、樂浪、帶方,(大致範圍相當於現在遼寧、吉林部分、北韓北部)周圍有高句驪、東部鮮卑等少數民族政權。四郡地廣人稀,漢末,當中原逐鹿的時侯,這裡相對平靜。一些中原士庶如管寧、邴原等相當一部分人,陸續到遼東避難。

      四郡中遼東郡尤為突出,當時太守公孫度,曾阻絕漢使自兼樂浪一郡,實際上,他已控制四郡之地。公孫度祖籍襄平(今遼陽),此人能征善戰,多年中東征高句驪,西伐烏桓,逐漸地成為遼東地區的實權派。至魏太和二年,(228年)其孫公孫淵,從掌權多年的叔父公孫恭手中奪取政權,從此公孫淵主政遼東。他為了壯大割據勢力,奉行著遊移孫、曹間,從中漁利的策略。孰不知,這將為以後的遼東,埋下災難的深淵。

      司馬懿在襄平的殘酷殺戮,公孫氏用以捍衛邊疆的中堅力量同時被催毀,還有,避居遼東的中原士庶或後代,也被遣返故里,另外,郡民也多有流亡至少數民族地區。人口銳減,結果造成邊防空虛,遼東與中原的重心將出現偏離。

      其後數十年間,遼東地區人口驟減,從一些統計資料可以說明。《後漢書·郡國志》記載:漢順帝永和五年,(141年)遼東郡,六萬四千一百五十八戶、八萬一千七百一十四人;玄菟郡,一千五百九十四戶、四萬三千一百六十三人、樂浪郡,六萬一千四百九十二戶、二十五萬七千零五十人,三郡合計,共有十二萬七千二百四十四戶,三十八萬一千九百二十七人,這還是未完全統計。《晉書·宣帝紀》記載:司馬懿平定遼東,景初二年,(238年)接收四萬戶,三十餘萬人。這裡應有未統計的樂浪、帶方人口數字,可見一個世紀中人口相差無幾。《晉書·地理志》記載:晉太康元年,(280年)遼東郡五千四百戶;玄菟郡三千三百戶;樂浪郡三千七百戶;帶方郡四千九百戶,四郡合計一萬七千三百戶,估計人口約在十萬多左右。

      在這四十二年間,人口減少為不足原來的一半,可想土地荒蕪人煙稀少的遼東,人為的製造了地域隔閡,顯著拉開了與中原文化的距離。這不能不說,與公孫淵謀反和司馬懿殺戮有關。這種歷史的倒退,為以後遼東地區的頻繁擾亂,埋下了隱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覺得許嵩是非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