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ehfye6144

      應該是第72~    孔氏家族的排行字輩    明太祖朱元璋賜給孔氏8個字輩,即:  公、彥、承、弘、聞、貞、尚、胤  供起名用,後因洪武元年56代孫孔希學及洪武十七年57代孫孔訥先後襲封衍聖公。這樣,就又把“希”和“言”旁加上去成為十個字,即:  希、言、公、彥、承、弘、聞、貞、尚、胤  自此,從56代起排,此後孔氏族人便不準隨便取名了。(後來,在清代時為避帝諱,將弘改成宏,將胤改為衍)但到了天啟年間,這十個字已不夠用,故由65代衍聖公孔胤植報請皇帝奏準,又後續了十個字,即:  興毓傳繼廣,昭憲慶繁祥  清同治年間,75代衍聖公孔祥珂經皇帝核准,又立十字十輩。即:  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揚  民國八年(1919)年,由76代衍聖公孔令貽又立二十輩,二十字,諮請當時的北洋政府核准公佈,即:  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  裕文煥景瑞,永錫世緒昌  以上幾次訂立的行輩字號共計50字50輩,為56代到105代,依次為:  希(56)言(57)公(58)彥(59)承(60)弘(宏)(61)  聞(62)貞(63)尚(64)胤(衍)(65)  興(66)毓(67)傳(68)繼(69)廣(70)  昭(71)憲(72)慶(72)繁(74)祥(75)  令(76)德(77)維(78)垂(79)佑(80)  欽(81)紹(82)念(83)顯(84)揚(85)  建(86)道(87)敦(88)安(89)定(90)  懋(91)修(92)肇(93)彝(94)常(95)  裕(96)文(97)煥(98)景(99)瑞(100)  永(101)錫(102)世(103)緒(104)昌(105)  除民國八年立訂的20字外,前面的30字都是皇帝賜給孔氏家族的,但後來孟軻的後代,顏回的後代,曾參的後代,也一起跟著孔氏家族排起了行輩。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懷孕兩個月了,能不能吃涼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