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載入DEM資料,如圖1,並尋找”坡度“工具:依次點選"3D Analyst 工具"—"柵格表面"—"坡度"。2在開啟的"坡度"工具裡面,新增資料,其餘的可以保持預設。如圖2。3接下來,需要對生成的坡度圖進行分級,這裡就會用到重分類工具:依次點選"3D Analyst 工具"—"柵格重分類"—"重分類"。如圖3。4在開啟的"重分類"工具框中,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設定分類的級別和方法。如圖4,點選“分類”,即可開啟一個分類級別設定框。那裡面可以根據系統的一些方法分,如“分位數”、“幾何間隔”,也可以自己設定“類別”數後,點選中斷值,一個個修改。在圖4中,我分為5個類別:0—20,20—40,30—60,60—80,80—90。5這些設定完後,就點選“確定”,儲存設定。我們還可以把這個重分類的模板儲存下來,或者設定各個級別的值。如圖5。6對於生成的坡度分級結果,開啟其屬性表,如圖6,這裡我們新建一個欄位“area”,把它設定為浮點型。7在area欄位上右擊,可以開啟一個下拉框,選擇“欄位計算器”,如圖7。8開啟欄位計算器,在其中輸入以下公式“count*30*30”。這裡的count是每一級別的柵格數量,而“30”則是柵格的大小,單位是米。如圖8。9如圖9,即計算得各個級別的面積。
1載入DEM資料,如圖1,並尋找”坡度“工具:依次點選"3D Analyst 工具"—"柵格表面"—"坡度"。2在開啟的"坡度"工具裡面,新增資料,其餘的可以保持預設。如圖2。3接下來,需要對生成的坡度圖進行分級,這裡就會用到重分類工具:依次點選"3D Analyst 工具"—"柵格重分類"—"重分類"。如圖3。4在開啟的"重分類"工具框中,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設定分類的級別和方法。如圖4,點選“分類”,即可開啟一個分類級別設定框。那裡面可以根據系統的一些方法分,如“分位數”、“幾何間隔”,也可以自己設定“類別”數後,點選中斷值,一個個修改。在圖4中,我分為5個類別:0—20,20—40,30—60,60—80,80—90。5這些設定完後,就點選“確定”,儲存設定。我們還可以把這個重分類的模板儲存下來,或者設定各個級別的值。如圖5。6對於生成的坡度分級結果,開啟其屬性表,如圖6,這裡我們新建一個欄位“area”,把它設定為浮點型。7在area欄位上右擊,可以開啟一個下拉框,選擇“欄位計算器”,如圖7。8開啟欄位計算器,在其中輸入以下公式“count*30*30”。這裡的count是每一級別的柵格數量,而“30”則是柵格的大小,單位是米。如圖8。9如圖9,即計算得各個級別的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