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產品的定價取決於很多因素,主要包括:
(l)成本。產品研發、製造、儲存、原材料、運輸等成本,直接決定產品定價。
(2)預期利潤。在成本確定後,企業也可能有一個固定的預期利潤百分比,如10%、15%等。
(3)資金週轉。需要企業資金週轉快就得把價格定在對使用者最有吸引力的水平上。而最有吸引力的價格水平,利潤卻並不一定是最大的。
(4)供需情況。市場需求旺盛,產品價格就可以隨之向上浮動。大量產品滯銷,價格也不得不隨之下降。
(5)競爭對手價格。隨著資訊流動越來越透明,尤其是在網上作價格比較是輕而易舉的事情,競爭對手的價格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企業自身的定價。
(6)品牌形象。企業或品牌專注於高階市場,提供最高水平的產品或服務時,價格與成本可能基本無關。價格降低甚至可能降低品牌形象及銷售情況。
(7)促銷策略。各種形式的促銷、打折、優惠組合運用都將影響產品最終定價。
2、產品定價法
組合不同的定價因素可以產生不同的定價法,如:
(1)成本+預期利潤。這是最常見最保險的定價方法。產品總成本加上企業覺得適合的利潤,就是出貨價格。
(2)競爭對手跟蹤法。為保證產品的銷售,有時價格必須與競爭對手相當。競爭時手調整價格,自己也必須跟著調整。
(3)低價搶佔市場。為了儘快搶奪市場份額,或為生存,為加快資金週轉,都可能要使用低價,甚至會以低於成本的價格銷售產品搶佔市場。在有強大後續銷售策略支撐時,低價搶佔市場也是很好的定價方法。
(4)利潤最大化。精確計算出價格、銷量、收入,以及利潤數字關係,把價格定在利潤最大的水平上。
(5)價值定價。產品或服務的價格與成本無關,而是按照帶給使用者的利益和價值計算,這種價值往往是主觀判斷,如軟體、顧問服務。在最好的情況下,甚至可以說提供商定多少錢就是多少錢。
1、產品的定價取決於很多因素,主要包括:
(l)成本。產品研發、製造、儲存、原材料、運輸等成本,直接決定產品定價。
(2)預期利潤。在成本確定後,企業也可能有一個固定的預期利潤百分比,如10%、15%等。
(3)資金週轉。需要企業資金週轉快就得把價格定在對使用者最有吸引力的水平上。而最有吸引力的價格水平,利潤卻並不一定是最大的。
(4)供需情況。市場需求旺盛,產品價格就可以隨之向上浮動。大量產品滯銷,價格也不得不隨之下降。
(5)競爭對手價格。隨著資訊流動越來越透明,尤其是在網上作價格比較是輕而易舉的事情,競爭對手的價格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企業自身的定價。
(6)品牌形象。企業或品牌專注於高階市場,提供最高水平的產品或服務時,價格與成本可能基本無關。價格降低甚至可能降低品牌形象及銷售情況。
(7)促銷策略。各種形式的促銷、打折、優惠組合運用都將影響產品最終定價。
2、產品定價法
組合不同的定價因素可以產生不同的定價法,如:
(1)成本+預期利潤。這是最常見最保險的定價方法。產品總成本加上企業覺得適合的利潤,就是出貨價格。
(2)競爭對手跟蹤法。為保證產品的銷售,有時價格必須與競爭對手相當。競爭時手調整價格,自己也必須跟著調整。
(3)低價搶佔市場。為了儘快搶奪市場份額,或為生存,為加快資金週轉,都可能要使用低價,甚至會以低於成本的價格銷售產品搶佔市場。在有強大後續銷售策略支撐時,低價搶佔市場也是很好的定價方法。
(4)利潤最大化。精確計算出價格、銷量、收入,以及利潤數字關係,把價格定在利潤最大的水平上。
(5)價值定價。產品或服務的價格與成本無關,而是按照帶給使用者的利益和價值計算,這種價值往往是主觀判斷,如軟體、顧問服務。在最好的情況下,甚至可以說提供商定多少錢就是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