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973062951813

    【中文名稱】 橘葉 【別名】 橘子葉(《滇南本草》)。 【來自何書】 《綱目》 【出處】 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種橘類的葉。植物詳"橘"條。 【植物形態】 【功用主治】 疏肝,行氣,化痰,消腫毒。治脅痛,乳癰,肺癰,咳嗽,胸膈痞滿,疝氣。①朱震亨:"導胸脯逆氣,行肝氣,消腫散毒,乳癰脅痛,用之行經。"②《滇南本草》:"行氣消痰,降肝氣。治咳嗽,疝氣等症。" 【採集】 全年可採,以12月至翌年2月間採者為佳,採後陰乾或曬乾。 【藥材】 乾燥葉多捲縮,平展後呈菱狀長橢圓形或橢圓形,長5~8釐米,寬2~4釐米,表面灰綠色或黃綠色,光滑,對光可照見眾多的透明小腺點。質厚,硬而脆,易碎裂。氣香,味苦。 【化學成分】 溫州蜜橘的葉中含維生素c151毫克%:另含多種碳水化物,如葡萄糖、果糖、蔗糖,澱粉和纖維素等等,其含量在開花時較高,果實成熟時漸減少,採摘後又增多。各種橘葉均含揮發油。 【藥理作用】 【炮製】 【性味歸經】 苦辛,平。①《滇南本草》:"性溫,味苦辛。"②《綱目》:"苦,平,無毒。"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2~5錢(鮮者2~4兩);或搗汁。 【宜忌】 【貯藏】 【選方】 ①治咳嗽:橘子葉(著蜜於背上,火焙乾),水煎服。(《滇南本草》)②治肺癰:綠橘葉(洗),搗絞汁一盞服之,吐出膿血愈。(《經驗良方》)③治傷寒胸膈痞滿:橘葉搗爛和麵熨。(《本經逢原》)④治疝氣:橘子葉十個,荔枝核五個(焙)。水煎服。(《滇南本草》)⑤治水腫:鮮橘葉一大握。煎甜酒服。(《貴陽市秘方驗方》)⑥治氣痛、氣脹:橘葉搗爛,炒熱外包,或煎服。(《重慶草藥》)⑦殺蛔蟲,蟯蟲:鮮橘葉四兩熬水服。(《重慶草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末世重生之女王來襲的男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