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那蹉跎的歲月

    個人觀點:

    任何違反市場規律的商業行為註定是行不通的。

    就如前些年的藥品降價,307種基藥……到頭來,連藥都不見了。

    其實,並不是真的不見。只是改包裝、換名字、提價格等一系列舉措後,老百姓根本上來說花了更多的錢!

    這次帶量採購,本質還是壓價!

    只是,貌似決心更大,措施更強,降價幅度更驚人!那麼,結果會怎樣?

    如果強制推行,那麼,未中標藥企的生存空間會越來越小!畢竟,多數藥品還是要走醫保渠道。

    中標藥企就有好日子嗎?顯然不是!

    動輒把價格壓低60-70%,甚至90%以上的藥品價格,正常嗎?

    一方面,公眾有足夠的理由質疑之前的定價機制;如果之前的價格是合理的,那麼,大幅降價的合理性在哪裡?如果之前的定價就不合理,那麼,這種不合理是怎麼產生並存在的?

    另一方面,原先虛高的價格之下,相關企業公開資訊也並沒有顯示獲得鉅額利潤,這麼大的價格空間,流向了哪裡?就不應該有個結果嗎?若是商業賄賂,那麼,一個不守法的企業,即使低價獲得中標,依然會想著法子透過非法獲利。這樣的企業是群眾需要的企業嗎?

    從另一角度來看,這算不算惡意競爭?公然打壓市場?如網約車收購案、啤酒業的雪花模式等:同行業大舉收購,逐漸形成壟斷資本。從長遠看,群眾只會付出更多的代價!

    一個企業,合理的產品價格是其生存、發展的必須條件!畸形的機制,中長期看,不僅損害行業正常發展,同時也損害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

    因為:一旦行業寡頭形成,壟斷市場後,它們就會想方設法賺取更加巨大的利潤……

  • 2 # 券海觀風潮

    是市場行為。

    隨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消費升級成為推動實體經濟尤其是消費製造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必然選擇,而WTO的加入、中國進口博覽會的舉辦,為了創新藥、高階仿製藥進入國門打開了便利,國內消費升級、國外低價藥的接軌,都倒逼藥企價格的親民,帶量採購就是要把關乎國計民生的藥品價格降下來,這是順應民生的大事好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21我想對你說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