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血脂? 血液中的脂肪類物質,統稱為血脂。血漿中的脂類包括膽固醇、甘油三酯、磷脂和非遊離脂肪酸等,它們在血液中是與不同的蛋白質結合在一起,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大部分膽固醇是人體自身合成的,少部分是從飲食中獲得的。甘油三酯恰恰相反,大部分是從飲食中獲得的,少部分是人體自身合成的。 什麼是高血脂? 高血脂是指血中膽固醇(TC)和/或甘油三酯(TG)過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過低,現代醫學稱之為血脂異常。 高血脂的危害? 血脂是人體中一種重要的物質,有許多非常重要的功能,但是不能超過一定的範圍。如果血脂過多,容易造成“血稠”,在血管壁上沉積,逐漸形成小斑塊(就是我們常說的“動脈粥樣硬化”)這些“斑塊”增多、增大,逐漸堵塞血管,使血流變慢,嚴重時血流被中斷。這種情況如果發生在心臟,就引起冠心病;發生在腦,就會出現腦中風;如果堵塞眼底血管,將導致視力下降、失明;如果發生在腎臟,就會引起腎動脈硬化,腎功能衰竭;發生在下肢,會出現肢體壞死、潰爛等。此外,高血脂可引發高血壓、誘發膽結石、胰腺炎,加重肝炎、導致男性性功能障礙、老年痴呆等疾病。最新研究提示高血脂可能與癌症的發病有關。 高血壓是:指臨床上收縮壓或舒張壓增高。但高血壓的定義是人為的,分類也是依臨床實際診斷、治療需要而擬定的,故無論國際、國內對高血壓的定義和分類均已多次改動,如中國已四次修訂高血壓的定義,目前已與國際上兩個重要高血壓治療指南的血壓分類基本一致。按世界衛生組織/國際高血壓聯盟(WHO/ISH)指南的高血壓定義為:未服抗高血壓藥情況下,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與JNC-Ⅵ指南相一致。血壓水平與心血管病危險是連續性相關,WHO/ISH指南專家委員會認為,以往以“期”分類,有指病程進展階段的涵義,而目前僅按血壓水平分類,不反映病程,故改用“級”而不用“期”。所以目前的1,2,3級(與前一版WHO/ISH指南中的輕、中、重相對應)取代JNC-Ⅵ中的1,2,3期,又將臨界高血壓列為1級的亞組(收縮壓為140~149 mmHg,舒張壓為90~94 mmHg),還將收縮壓為140~149 mmHg,但舒張壓
什麼是血脂? 血液中的脂肪類物質,統稱為血脂。血漿中的脂類包括膽固醇、甘油三酯、磷脂和非遊離脂肪酸等,它們在血液中是與不同的蛋白質結合在一起,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大部分膽固醇是人體自身合成的,少部分是從飲食中獲得的。甘油三酯恰恰相反,大部分是從飲食中獲得的,少部分是人體自身合成的。 什麼是高血脂? 高血脂是指血中膽固醇(TC)和/或甘油三酯(TG)過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過低,現代醫學稱之為血脂異常。 高血脂的危害? 血脂是人體中一種重要的物質,有許多非常重要的功能,但是不能超過一定的範圍。如果血脂過多,容易造成“血稠”,在血管壁上沉積,逐漸形成小斑塊(就是我們常說的“動脈粥樣硬化”)這些“斑塊”增多、增大,逐漸堵塞血管,使血流變慢,嚴重時血流被中斷。這種情況如果發生在心臟,就引起冠心病;發生在腦,就會出現腦中風;如果堵塞眼底血管,將導致視力下降、失明;如果發生在腎臟,就會引起腎動脈硬化,腎功能衰竭;發生在下肢,會出現肢體壞死、潰爛等。此外,高血脂可引發高血壓、誘發膽結石、胰腺炎,加重肝炎、導致男性性功能障礙、老年痴呆等疾病。最新研究提示高血脂可能與癌症的發病有關。 高血壓是:指臨床上收縮壓或舒張壓增高。但高血壓的定義是人為的,分類也是依臨床實際診斷、治療需要而擬定的,故無論國際、國內對高血壓的定義和分類均已多次改動,如中國已四次修訂高血壓的定義,目前已與國際上兩個重要高血壓治療指南的血壓分類基本一致。按世界衛生組織/國際高血壓聯盟(WHO/ISH)指南的高血壓定義為:未服抗高血壓藥情況下,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與JNC-Ⅵ指南相一致。血壓水平與心血管病危險是連續性相關,WHO/ISH指南專家委員會認為,以往以“期”分類,有指病程進展階段的涵義,而目前僅按血壓水平分類,不反映病程,故改用“級”而不用“期”。所以目前的1,2,3級(與前一版WHO/ISH指南中的輕、中、重相對應)取代JNC-Ⅵ中的1,2,3期,又將臨界高血壓列為1級的亞組(收縮壓為140~149 mmHg,舒張壓為90~94 mmHg),還將收縮壓為140~149 mmHg,但舒張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