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紀曉嵐故居是一所兩進四合院。位於宣武區珠市口西大街(見珠市口)。兩進四合院格局,佔地570平方米。最初的主人卻並非紀氏,而是雍正年間的權臣、岳飛第二十一代孫嶽鍾琪。但讓老宅告別默默無聞的卻是一代名臣紀曉嵐。他的一部《閱微草堂筆記》被魯迅贊為“雍容淡雅,天趣盎然”,並因此奠定了這所老宅今天的名望和地位。紀曉嵐在此宅中前後共居住過60餘年,直到1805年去世。民間內曾懸有“閱微草堂”匾額,後被直隸會館取走,改懸啟功書“閱微草堂舊址”匾額。院內原有海棠2株,現僅存1株。西側原有東西配房,以抄手遊廊與南北房相連,已改建。紀曉嵐去世後,其後人將宅子出售。 紀昀(1724年8月3日-1805年3月14日),字曉嵐,別字春帆,號石雲,道號觀弈道人、孤石老人,直隸獻縣(今河北省獻縣)人。清朝政治家、文學家。 歷史記載,乾隆十六年(1751年),天津丁予範在劉家衚衕二道街買了一塊地,蓋了一處四合院,這四合院佔地近一畝(一畝約等於666平方米),蓋了10間房,連買地帶蓋房,花了180兩銀子。該房子比紀曉嵐故居大八十多平米,按面積折算約155兩銀子。 1兩銀合1000文。在清朝米價的波動比較大,按最太平盛世的清乾隆年間算,米價大約15文錢/升,1兩銀可買70斤大米,一套四合院也就一二萬斤大米。按目前大米的價格來算,一斤大米零售價格在4~10元之間。取中間價6元,紀曉嵐的故居價值:155兩*70斤*6元=65100元。在當下看來是白菜價。實際上儘管在乾隆盛世,仍然是物質匱乏的年代,房子也只是拿來住而已。我們現在往回看30年前的住房價格,也就可以理解了。
1紀曉嵐故居是一所兩進四合院。位於宣武區珠市口西大街(見珠市口)。兩進四合院格局,佔地570平方米。最初的主人卻並非紀氏,而是雍正年間的權臣、岳飛第二十一代孫嶽鍾琪。但讓老宅告別默默無聞的卻是一代名臣紀曉嵐。他的一部《閱微草堂筆記》被魯迅贊為“雍容淡雅,天趣盎然”,並因此奠定了這所老宅今天的名望和地位。紀曉嵐在此宅中前後共居住過60餘年,直到1805年去世。民間內曾懸有“閱微草堂”匾額,後被直隸會館取走,改懸啟功書“閱微草堂舊址”匾額。院內原有海棠2株,現僅存1株。西側原有東西配房,以抄手遊廊與南北房相連,已改建。紀曉嵐去世後,其後人將宅子出售。 紀昀(1724年8月3日-1805年3月14日),字曉嵐,別字春帆,號石雲,道號觀弈道人、孤石老人,直隸獻縣(今河北省獻縣)人。清朝政治家、文學家。 歷史記載,乾隆十六年(1751年),天津丁予範在劉家衚衕二道街買了一塊地,蓋了一處四合院,這四合院佔地近一畝(一畝約等於666平方米),蓋了10間房,連買地帶蓋房,花了180兩銀子。該房子比紀曉嵐故居大八十多平米,按面積折算約155兩銀子。 1兩銀合1000文。在清朝米價的波動比較大,按最太平盛世的清乾隆年間算,米價大約15文錢/升,1兩銀可買70斤大米,一套四合院也就一二萬斤大米。按目前大米的價格來算,一斤大米零售價格在4~10元之間。取中間價6元,紀曉嵐的故居價值:155兩*70斤*6元=65100元。在當下看來是白菜價。實際上儘管在乾隆盛世,仍然是物質匱乏的年代,房子也只是拿來住而已。我們現在往回看30年前的住房價格,也就可以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