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上于成龍確有其人,有兩個名字一樣的同朝為官,是清朝名臣以及清代治河名臣,為區別稱之為于成龍,小於成龍。
于成龍(1617年—1684年) ,字北溟,號于山,山西永寧州(今山西省呂梁市方山縣)人。清初名臣、循吏。
1661年(清順治十八年),于成龍被任命為羅城縣知縣,在任上明確保甲制度,百姓安居樂業,全力耕作土地。1667年(清康熙六年),于成龍升任四川合州知州。後遷任湖廣黃州府的同知和知府,歷任代理武昌知府,福建按察使,布政使、巡撫和總督、加兵部尚書、大學士等職。康熙二十年(1681年)入京覲見,升任江南江西總督。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朝廷命令于成龍兼管江蘇、安徽兩地巡撫的政事,不久便在任上去世。被康熙帝追贈為太子太保。有《於清端政書》八卷等著作傳世。
于成龍在20餘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舉“卓異”,以卓著的政績和廉潔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愛戴,被康熙帝讚譽。
于成龍(1638-1700),字振甲,號如山,漢軍鑲黃旗人,原籍遼東蓋州,徙居廣寧,清軍入關後落籍於古北口外潮河川南關(今河北省豐寧縣黑山嘴鎮八間房村)。時人為區別清初另一名臣于成龍,又稱他為“小於成龍”。官至直隸巡撫、都察院左都御史、河道總督,卒諡“襄勤”。 《清史稿》中各有傳,于成龍墓誌中亦有讚語:“國朝有清忠強直經濟名臣曰兩於公,皆諱成龍” ,康熙皇帝南巡至江寧,要他好好向老於成龍學習。這也可以算是清史上的一段佳話。
在歷史上于成龍確有其人,有兩個名字一樣的同朝為官,是清朝名臣以及清代治河名臣,為區別稱之為于成龍,小於成龍。
于成龍(1617年—1684年) ,字北溟,號于山,山西永寧州(今山西省呂梁市方山縣)人。清初名臣、循吏。
1661年(清順治十八年),于成龍被任命為羅城縣知縣,在任上明確保甲制度,百姓安居樂業,全力耕作土地。1667年(清康熙六年),于成龍升任四川合州知州。後遷任湖廣黃州府的同知和知府,歷任代理武昌知府,福建按察使,布政使、巡撫和總督、加兵部尚書、大學士等職。康熙二十年(1681年)入京覲見,升任江南江西總督。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朝廷命令于成龍兼管江蘇、安徽兩地巡撫的政事,不久便在任上去世。被康熙帝追贈為太子太保。有《於清端政書》八卷等著作傳世。
于成龍在20餘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舉“卓異”,以卓著的政績和廉潔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愛戴,被康熙帝讚譽。
于成龍(1638-1700),字振甲,號如山,漢軍鑲黃旗人,原籍遼東蓋州,徙居廣寧,清軍入關後落籍於古北口外潮河川南關(今河北省豐寧縣黑山嘴鎮八間房村)。時人為區別清初另一名臣于成龍,又稱他為“小於成龍”。官至直隸巡撫、都察院左都御史、河道總督,卒諡“襄勤”。 《清史稿》中各有傳,于成龍墓誌中亦有讚語:“國朝有清忠強直經濟名臣曰兩於公,皆諱成龍” ,康熙皇帝南巡至江寧,要他好好向老於成龍學習。這也可以算是清史上的一段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