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人是商朝的人,兩人都是孤竹國國王的兒子。國王喜歡小兒子叔齊並立下遺囑,立叔齊為以後的國君。可是叔齊不願意違背立長子為王的規矩,請哥哥伯夷做國王,可是伯夷執意不願意繼承王位。
為了讓弟弟安心做國君,伯夷偷偷走了,弟弟知道後也隨他離開王宮,四處尋找哥哥。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找到伯夷,兩個決定不再回到孤竹國,而決定投奔周國,過安穩平靜的生活。可是周武王正率軍討伐商紂王,他兩人上前阻止說“這種討伐不道德,周國屬於商朝的屬國,以下犯上,討伐君是不仁”。激怒周武王險些被殺,後來周朝建立後,伯夷、叔齊認為周朝不仁不義,拒絕和周人來往,不吃周朝地裡長出來的食物,最後餓死。是骨氣還是傻看你們自己辨別了。
伯夷、叔齊是商末孤竹君的兩個兒子。
相傳其父遺命要立季子叔齊為繼承人。孤竹君死後,叔齊讓位給伯夷,伯夷不受,叔齊也不願繼位,先後都逃往周國。周武王伐紂,二人扣馬諫阻。武王滅商後,他們恥食周粟,采薇而食,餓死於首陽山。
伯夷、叔齊死後,見於文獻記載的,最早讚美伯夷、叔齊的人就是孔子。
孔子在《論語》中曾先後多次讚揚伯夷、叔齊。“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怨乎?求仁而得仁,又何怨?”;“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齊與?”
這兩個人是商朝的人,兩人都是孤竹國國王的兒子。國王喜歡小兒子叔齊並立下遺囑,立叔齊為以後的國君。可是叔齊不願意違背立長子為王的規矩,請哥哥伯夷做國王,可是伯夷執意不願意繼承王位。
為了讓弟弟安心做國君,伯夷偷偷走了,弟弟知道後也隨他離開王宮,四處尋找哥哥。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找到伯夷,兩個決定不再回到孤竹國,而決定投奔周國,過安穩平靜的生活。可是周武王正率軍討伐商紂王,他兩人上前阻止說“這種討伐不道德,周國屬於商朝的屬國,以下犯上,討伐君是不仁”。激怒周武王險些被殺,後來周朝建立後,伯夷、叔齊認為周朝不仁不義,拒絕和周人來往,不吃周朝地裡長出來的食物,最後餓死。是骨氣還是傻看你們自己辨別了。
擴充套件資料伯夷、叔齊是商末孤竹君的兩個兒子。
相傳其父遺命要立季子叔齊為繼承人。孤竹君死後,叔齊讓位給伯夷,伯夷不受,叔齊也不願繼位,先後都逃往周國。周武王伐紂,二人扣馬諫阻。武王滅商後,他們恥食周粟,采薇而食,餓死於首陽山。
伯夷、叔齊死後,見於文獻記載的,最早讚美伯夷、叔齊的人就是孔子。
孔子在《論語》中曾先後多次讚揚伯夷、叔齊。“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怨乎?求仁而得仁,又何怨?”;“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齊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