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看意思是:從正面看。這句詩出自宋代文學家蘇軾的《題西林壁》。因為廬山總是南北走向,所以橫看成嶺側成峰,橫看就是從東面西面看。所以“橫看”指的是從正面看起來。所以這句詩翻譯過來意思就是:從正面、側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此詩描寫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並借景說理,指出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開頭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實寫遊山所見。廬山是座丘壑縱橫、峰巒起伏的大山,遊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這兩句概括而形象地寫出了移步換形、千姿萬態的廬山風景。結尾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說理,談遊山的體會。之所以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是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侷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區域性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不識廬山真面目”出自宋代詩人蘇軾的七絕《題西林壁》。神宗元豐七年(1084)春,蘇軾進入廬山遊覽,先後寫了《初入廬山五言絕句》(三首)《瀑布亭》《廬山二勝》(兩首)《贈總長老》等七首詩,之後方寫出《題西林壁》。想識廬山真面目的心理,也許人皆有之,真正要去做了,並不那麼簡單,只有拋掉浮躁,棄去急功近利的人,方能漸入廬山腹地,潛心研究、細細琢磨,這時間,舉一反三的小聰明必須放下,窺一斑而知全豹的智慧預見也不能施用。因為識廬山真面目需要經歷,只有經歷過才有體驗,只有體驗過方有感悟,當然這是需要時間的。只能是無比虔誠又懇切地去求教大自然的字裡行間、溝溝坎坎,不僅橫看了廬山的嶺狀,還能側視到廬山的峰態;不僅能遠看廬山的朦朧輪廓,且能近視廬山的區域性細處;不僅能仰視廬山的一方軀體,且能俯視廬山的相貌全景……其實,廬山的景緻是看不完的,只有進入了它的深處,方有不斷的發現和永遠發現不完的發現。許是這種緣故,真正進入廬山了,反倒不敢說已識廬山真面目,只能說略知廬山的一二三四,充其量是識廬山真面目的五六七八罷了。參考資料
橫看意思是:從正面看。這句詩出自宋代文學家蘇軾的《題西林壁》。因為廬山總是南北走向,所以橫看成嶺側成峰,橫看就是從東面西面看。所以“橫看”指的是從正面看起來。所以這句詩翻譯過來意思就是:從正面、側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此詩描寫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並借景說理,指出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開頭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實寫遊山所見。廬山是座丘壑縱橫、峰巒起伏的大山,遊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這兩句概括而形象地寫出了移步換形、千姿萬態的廬山風景。結尾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說理,談遊山的體會。之所以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是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侷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區域性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不識廬山真面目”出自宋代詩人蘇軾的七絕《題西林壁》。神宗元豐七年(1084)春,蘇軾進入廬山遊覽,先後寫了《初入廬山五言絕句》(三首)《瀑布亭》《廬山二勝》(兩首)《贈總長老》等七首詩,之後方寫出《題西林壁》。想識廬山真面目的心理,也許人皆有之,真正要去做了,並不那麼簡單,只有拋掉浮躁,棄去急功近利的人,方能漸入廬山腹地,潛心研究、細細琢磨,這時間,舉一反三的小聰明必須放下,窺一斑而知全豹的智慧預見也不能施用。因為識廬山真面目需要經歷,只有經歷過才有體驗,只有體驗過方有感悟,當然這是需要時間的。只能是無比虔誠又懇切地去求教大自然的字裡行間、溝溝坎坎,不僅橫看了廬山的嶺狀,還能側視到廬山的峰態;不僅能遠看廬山的朦朧輪廓,且能近視廬山的區域性細處;不僅能仰視廬山的一方軀體,且能俯視廬山的相貌全景……其實,廬山的景緻是看不完的,只有進入了它的深處,方有不斷的發現和永遠發現不完的發現。許是這種緣故,真正進入廬山了,反倒不敢說已識廬山真面目,只能說略知廬山的一二三四,充其量是識廬山真面目的五六七八罷了。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