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8
回覆列表
  • 1 # 媗媗媽媽

    醉酒原理: 酒主要成份就是乙醇。人體內若是具備乙醇脫氫酶,就能使乙醇分解成乙醛。乙醛再經過乙醛脫氫酶的分解,變成乙酸。乙酸對人體沒有危害,然後又會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乙醇和乙醛對人體危害最大。在人體中,都存在乙醇脫氫酶,而且數量基本是相等的。但缺少乙醛脫氫酶的人就比較多。這種乙醛脫氫酶的缺少,使乙醛不能被完全分解為乙酸,而是以乙醛繼續留在體內,使人喝酒後產生噁心欲吐、昏迷不適等醉酒症狀。因此,不善飲酒,酒量在合理標准以下的人,即屬於乙醛脫氫酶數量不足或完全缺乏的人。對於善飲酒的人,如果飲酒過多、過快,超過了乙醛脫氫酶的分解能力,也會發生醉酒。 人是否醉酒,取決於血液中乙醇的濃度。當血液中乙醇濃度在0.05%-0.1%時,人開始朦朧、暢快地微醉;而達到0.3%時,人就會口齒不清,步態蹣跚,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酒醉了;如果達到了0.7%,人就會死亡。 對於乙醇的承受力,人與人的差異很大。這是由於胃腸吸收能力和肝臟的代謝處理能力不同所致。也就造成了人之間的酒量不同,包含五味子的養肝片可以保護肝臟,能促進肝臟的解毒過程、保護肝臟免受毒害。

    解酒原理: 酒精在人體的分解代謝有三條途徑,即肝臟、面板和呼吸系統; 其中約95%透過肝臟的酶系統主要是指P450(單加氧酶)進行氧化代謝。

    乙醇脫氫酶 乙醛脫氫酶

    酒(乙醇)————乙醛————乙酸 (二氧化碳和水) CH3CH2OH—— C2H4O—— C2H4O2(CO2\H2O)

    酒精在人體內的分解代謝主要靠肝臟的酶系統中的兩種酶,一種是乙醇脫氫酶,另一種是乙醛脫氫酶。 乙醇脫氫酶能把酒精分子中的兩個氫原子脫掉,使乙醇分解變成乙醛。而乙醛脫氫酶則能把乙醛中的兩個氫原子脫掉,使乙醛轉化為乙酸,最終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乙醇在腸胃中發生醋化反應,降低其濃度,減輕毒素。所以酒前要墊肚子,就是要吃進些可以跟酒精發生反應的東西,比如脂肪酸。但它通常存在葷食中,光吃素菜或是光吃米飯,其實並不能幫助解酒。而且食物中的脂肪有不易消化的特性,可以保護胃部,防止酒精滲透胃壁。所以,喝酒前最好是吃些含脂肪酸的葷菜。

    下載並登入文庫大學生APP領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們小時候過年年味很濃,現在年味幾乎沒有,怎麼讓孩子體會到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