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亞歷山大·漢密爾頓( Alexander Hamilton, 1755或1757-1804年)提出美閏應在對外貿易上實行關稅保護,並提出一系列政策主張,使美國工業得以受到有效保護而順利發展。保護貿易理論的完善和成熟是以弗里德里希·李斯特(Friedrich List二789-1846年)幼稚工業保護理論的出現為標誌的。李斯特深受漢密爾頓觀點的啟發.在吸收了重商主義的觀點和漢密爾頓的政策主張後,結合德國的政治經濟實際,保護貿易理論在其代表作《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一書中系統地提出了保護德國國內工業的一系列主張。
國際貿易保護理論保護貿易理論的產生可以追溯到15世紀重商主義時期。保護貿易的政策可以無限制地保持貿易出超.以及消費若可從貿易中獲得利益的論點成為玉商主義學說的致命弱點.受到古典學派經濟學家的S&烈抨擊。此後.這一學派的影響力日漸衰退。
美國的亞歷山大·漢密爾頓( Alexander Hamilton, 1755或1757-1804年)提出美閏應在對外貿易上實行關稅保護,並提出一系列政策主張,使美國工業得以受到有效保護而順利發展。保護貿易理論的完善和成熟是以弗里德里希·李斯特(Friedrich List二789-1846年)幼稚工業保護理論的出現為標誌的。李斯特深受漢密爾頓觀點的啟發.在吸收了重商主義的觀點和漢密爾頓的政策主張後,結合德國的政治經濟實際,保護貿易理論在其代表作《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一書中系統地提出了保護德國國內工業的一系列主張。
進入20世紀後,保護貿易理論受到了新的挑戰.也得到新的發展。這一時期又叮分為兩個階段:一是20世紀初期至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資本主義國家實行保護貿易政策的日的有了變化,它已不限於以保護幼稚工業、保護本國市場和提高生產力為目標,而著眼於進一步奪取外(N市場,進行對外經濟擴張,保護壟斷組織獲取高額利潤.被稱為“超保護貿易主義”。保護貿易理論“超保護貿易主義”實質上是凱恩斯學派理論在對外貿易方面的體現。二是20世紀70年代之後,一方面,{N際貿易領域自由化程度不斷提高;另一方面.由於固定匯率制度的崩潰、石油危機的爆發、世界性經濟危機的發生以及後來的債務危機.多邊貿易體制受到衝擊,使得市場爭奪口趨緊張,因此出現了新貿易保護主義。據世界銀行統計,1988年各種非關稅壁壘已經埔加到2 500多仲,且具有很大的隱蔽性和歧視性。進人21世紀,國際貿易中這種自由貿易與保護貿易相互交替的格局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