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fczdgv

    1. 三人行,則必有我師。——孔子幾個人一起出行,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師在那。

    2.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韓愈《師說》老師是傳授道理、教給學業、解決疑難問題的人。

    3.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孔子《論語·述而》默默地記住(所學的知識),學習不覺得厭煩,教人不知道疲倦,我哪能做到啊4. 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幹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萬龍孫繞鳳池。——清·鄭燮《新竹》新長的竹子要比舊竹子高,它們的生長全憑老的枝幹扶持。下年又有新長出來的,會長得更高。5. 古之學者必有師。——唐·韓愈《師說》古代求學的人一定有老師。6.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唐代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道下雨的節氣,正是在植物萌發生長的時侯,它隨著春風在夜裡悄悄地落下,悄然無聲地滋潤著大地萬物.7.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唐代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春蠶結繭到死時絲才吐完,蠟燭要燃盡成灰時像淚一樣的蠟油才能滴乾。8.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清代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五》我辭官歸鄉,有如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但它卻不是無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還能起著培育下一代的作用。9.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佔。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唐代羅隱《蜂》無論是在平地,還是在那高山,哪裡鮮花迎風盛開,哪裡就有蜜蜂奔忙。蜜蜂啊,你採盡百花釀成了花蜜,到底為誰付出辛苦,又想讓誰品嚐香甜?10.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論語·述而篇》孔子說:“默默地記住(所學的知識),學習不覺得厭煩,教人不知道疲倦,這對我能有什麼因難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畫水彩畫的水彩是不是沾水才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