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的海底地貌,與其他大洋相比,表現出複雜多樣的特點。
在印度洋海底中部,分佈著“入”字形的中央梅嶺。它是由中印度洋海嶺、西印度洋海嶺和南極—澳洲海丘組成的,三者在羅德里格斯島交匯。中印度洋海嶺是中央梅嶺的北部分支,由一系列嶺脊組成,一般高出兩側海盆1300~2500米,個別出面海面形成島嶼,如羅德里格斯島、阿姆斯特丹島等。中印度洋海嶺向西北叫阿拉伯—印度梅嶺,再向西延伸進入亞丁灣,與紅海和東非裂谷系統相連。西印度洋海嶺是中央海嶺的西南分支,在阿姆斯特丹附近與中印度洋海嶺相連,經愛德華群島後,稱為大西洋—印度洋海丘,與大西洋海嶺南端相連。南極—澳洲海丘是中央梅嶺的東南分支,在阿姆斯特丹島附近與中印度洋海嶺相連。印度洋中央梅嶺由一系列平行於中脊軸的嶺脊組成,嶺脈崎嶇錯雜,寬度最大的達1500千米,其間還分佈著許多橫向的斷裂帶。
“入”字形的中央海嶺,把印度洋分為東部、西部和南部3大海域。東郊區域被東印度洋海嶺分隔為中印度洋海盆、西澳洲海盆和南澳洲海盆。這些海盆都比較廣闊,海水較深。西部區域海嶺交錯分佈,分隔出一系列海盆,主要有索馬利亞海盆、馬斯克林海盆、馬拉加西海盆和厄加勒斯海盆。這些海盆面積較小,海水較淺。南部區域地形較為簡單,有克羅澤海盆、大西洋一印度洋海盆和南極東印度洋海盆。這些海盆一般深度為4500~5000米。
印度洋周圍淺海區域大陸架面積為230萬平方千米,約佔印度洋總面積4.1%,是4個大洋中大陸架面積最小的一個大洋,而且大陸架普遍比較狹窄,只是在波斯灣、馬六甲海峽、澳洲北部、馬來半島西部和印度半島西部邊緣的大陸架寬度較大一些。大陸坡也不寬,但有一些大陸隆起以及水下衝積錐。主要的大陸隆起有非洲沿岸的厄加勒斯海臺、莫三鼻克海臺、查戈斯拉克代夫海臺等。水下衝積錐主要分佈在恆河和印度河人海口附近地區。此外,印度洋底還有一個島弧海溝帶,它自安達曼群島以西,到蘇門答臘島、爪哇島、努沙登加拉群島以南,是印度—澳洲板塊向歐亞板塊俯衝形成的。其中爪哇海溝長4500千米,深達7729米,是印度洋的最深點。
印度洋的海底地貌,與其他大洋相比,表現出複雜多樣的特點。
在印度洋海底中部,分佈著“入”字形的中央梅嶺。它是由中印度洋海嶺、西印度洋海嶺和南極—澳洲海丘組成的,三者在羅德里格斯島交匯。中印度洋海嶺是中央梅嶺的北部分支,由一系列嶺脊組成,一般高出兩側海盆1300~2500米,個別出面海面形成島嶼,如羅德里格斯島、阿姆斯特丹島等。中印度洋海嶺向西北叫阿拉伯—印度梅嶺,再向西延伸進入亞丁灣,與紅海和東非裂谷系統相連。西印度洋海嶺是中央海嶺的西南分支,在阿姆斯特丹附近與中印度洋海嶺相連,經愛德華群島後,稱為大西洋—印度洋海丘,與大西洋海嶺南端相連。南極—澳洲海丘是中央梅嶺的東南分支,在阿姆斯特丹島附近與中印度洋海嶺相連。印度洋中央梅嶺由一系列平行於中脊軸的嶺脊組成,嶺脈崎嶇錯雜,寬度最大的達1500千米,其間還分佈著許多橫向的斷裂帶。
“入”字形的中央海嶺,把印度洋分為東部、西部和南部3大海域。東郊區域被東印度洋海嶺分隔為中印度洋海盆、西澳洲海盆和南澳洲海盆。這些海盆都比較廣闊,海水較深。西部區域海嶺交錯分佈,分隔出一系列海盆,主要有索馬利亞海盆、馬斯克林海盆、馬拉加西海盆和厄加勒斯海盆。這些海盆面積較小,海水較淺。南部區域地形較為簡單,有克羅澤海盆、大西洋一印度洋海盆和南極東印度洋海盆。這些海盆一般深度為4500~5000米。
印度洋周圍淺海區域大陸架面積為230萬平方千米,約佔印度洋總面積4.1%,是4個大洋中大陸架面積最小的一個大洋,而且大陸架普遍比較狹窄,只是在波斯灣、馬六甲海峽、澳洲北部、馬來半島西部和印度半島西部邊緣的大陸架寬度較大一些。大陸坡也不寬,但有一些大陸隆起以及水下衝積錐。主要的大陸隆起有非洲沿岸的厄加勒斯海臺、莫三鼻克海臺、查戈斯拉克代夫海臺等。水下衝積錐主要分佈在恆河和印度河人海口附近地區。此外,印度洋底還有一個島弧海溝帶,它自安達曼群島以西,到蘇門答臘島、爪哇島、努沙登加拉群島以南,是印度—澳洲板塊向歐亞板塊俯衝形成的。其中爪哇海溝長4500千米,深達7729米,是印度洋的最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