鈣的推薦每日攝入量為:0~0.5歲200mg、0.5~1歲250mg、1~4歲600mg、4~7歲800mg、7~11歲1000mg、11~14歲1200mg、14~18歲1000mg、18~50歲800mg、50歲以上1000mg。
目前我們的膳食結構很難達到這個指標。青年男子每日攝入鈣多在500毫克左右,女子多在400毫克左右,因此平時在飲食中必須注意增加含鈣量高的食品或鈣製劑。
研究顯示,25歲之前,由於骨代謝非常旺盛,骨骼生長較快而且非常強壯。隨著年齡的增加,骨密度的增長速度趨緩,直至35歲左右達到骨密度的最高點,也就是“峰值骨量”。隨後,骨質流失會逐漸加快,而骨質積累會放慢,骨密度也就開始下降。
尤其是女性,在絕經後由於失去了雌性激素的保護,骨密度的流失速度比男性更快,罹患骨質疏鬆症的風險也就更高。
擴充套件資料:
補鈣食物:
1、乳類與乳製品,包括牛、羊奶及其奶粉、乳酪、酸奶、煉乳等。100克牛奶和酸奶,分別含鈣104毫克及118毫克,且還含有多種人體必需氨基酸、脂肪、礦物質及維生素等,促進鈣的消化和吸收。因此,牛奶及酸奶應為日常補鈣的主要食品。其他奶類製品如乳酪、奶片等,都是良好的鈣來源。
2、豆類與豆製品,包括黃豆、毛豆、扁豆、蠶豆、豆腐、豆腐乾、豆腐皮、豆腐乳等。100大豆中含鈣量看可高達191mg。100克豆腐及豆腐乾含鈣量可分別高達164毫克及308mg,因此豆製品也是補鈣的良品。
3、海產品包括鯽魚、鯉魚、鰱魚、泥鰍、蝦、蝦米、蝦皮、螃蟹、海帶、紫菜、蛤蜊、海參、田螺等。海帶和蝦皮是常見的高鈣海產品,並且它們還能夠降低血脂,預防動脈硬化。但蝦皮不宜多吃,每日攝入5克即可,否則會使鈉的攝入過量。
4、肉類與禽蛋包括羊肉、豬腦、雞肉、雞蛋、鴨蛋、鵪鶉蛋、松花蛋、豬肉鬆等。雞蛋黃中富含豐富的維生素D能夠促進鈣的吸收,因此易與其他高鈣食物共同食用。
5、蔬菜類包括芹菜、油菜、胡蘿蔔、蘿蔔纓、芝麻、香菜、黑木耳、蘑菇等。蔬菜中有許多高鈣的品種,每100克黑木耳鈣含量可達247毫克,因此也是補鈣的佳品。
鈣的推薦每日攝入量為:0~0.5歲200mg、0.5~1歲250mg、1~4歲600mg、4~7歲800mg、7~11歲1000mg、11~14歲1200mg、14~18歲1000mg、18~50歲800mg、50歲以上1000mg。
目前我們的膳食結構很難達到這個指標。青年男子每日攝入鈣多在500毫克左右,女子多在400毫克左右,因此平時在飲食中必須注意增加含鈣量高的食品或鈣製劑。
研究顯示,25歲之前,由於骨代謝非常旺盛,骨骼生長較快而且非常強壯。隨著年齡的增加,骨密度的增長速度趨緩,直至35歲左右達到骨密度的最高點,也就是“峰值骨量”。隨後,骨質流失會逐漸加快,而骨質積累會放慢,骨密度也就開始下降。
尤其是女性,在絕經後由於失去了雌性激素的保護,骨密度的流失速度比男性更快,罹患骨質疏鬆症的風險也就更高。
擴充套件資料:
補鈣食物:
1、乳類與乳製品,包括牛、羊奶及其奶粉、乳酪、酸奶、煉乳等。100克牛奶和酸奶,分別含鈣104毫克及118毫克,且還含有多種人體必需氨基酸、脂肪、礦物質及維生素等,促進鈣的消化和吸收。因此,牛奶及酸奶應為日常補鈣的主要食品。其他奶類製品如乳酪、奶片等,都是良好的鈣來源。
2、豆類與豆製品,包括黃豆、毛豆、扁豆、蠶豆、豆腐、豆腐乾、豆腐皮、豆腐乳等。100大豆中含鈣量看可高達191mg。100克豆腐及豆腐乾含鈣量可分別高達164毫克及308mg,因此豆製品也是補鈣的良品。
3、海產品包括鯽魚、鯉魚、鰱魚、泥鰍、蝦、蝦米、蝦皮、螃蟹、海帶、紫菜、蛤蜊、海參、田螺等。海帶和蝦皮是常見的高鈣海產品,並且它們還能夠降低血脂,預防動脈硬化。但蝦皮不宜多吃,每日攝入5克即可,否則會使鈉的攝入過量。
4、肉類與禽蛋包括羊肉、豬腦、雞肉、雞蛋、鴨蛋、鵪鶉蛋、松花蛋、豬肉鬆等。雞蛋黃中富含豐富的維生素D能夠促進鈣的吸收,因此易與其他高鈣食物共同食用。
5、蔬菜類包括芹菜、油菜、胡蘿蔔、蘿蔔纓、芝麻、香菜、黑木耳、蘑菇等。蔬菜中有許多高鈣的品種,每100克黑木耳鈣含量可達247毫克,因此也是補鈣的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