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bnnjhg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道德經》第十三章對於這一章的解釋有很多的分歧,一種解釋認為是:寵和辱 , 都是驚恐現象 , 可是留下了大憂患 , 總是由於人的自身概念。一種解釋認為:得到尊崇或者失去尊崇都要有所警惕,處於尊貴的位置而擁有大患是因為我有“自我”的意識。兩者的解釋只是角度不同而已,一個是泛化的解釋,一個是針對處於侯王將相尊貴地位的人的角度來解釋的。但是不管怎樣的解釋,他們都是對老子這個觀點的同意。他們認為老子這樣的觀點是符合“道”的,是被人們所能夠接受的!在蘇轍的解釋為“古之達人,驚寵如驚辱,知寵之為辱先也;貴身如貴大患,知身之為患本也,是以遺寵而辱不及,亡心身而患不至。”也就是說,世人皆願受寵而懼辱,唯明白通達的人寵辱若驚而求無為,貴大患若身而求“百姓之心”。老子在道德經中多次說到“無為”的觀念。人們總認為老子的無為是一種出世的概念,其實老子的無為更多的講的是入世的行為準則。他不希望人們處於高位而忘記了“不敢為天下先”的教導。不希望人們處於俗位,還自以為“昭昭”與“察察”。老子希望人們都能夠像水一樣的謙卑、無私。如果一心為自己著想的話就不可能“成其私”只會讓自己陷入“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的禍患之中。所以我認為老子說的這句話,就是要告訴人們兩個道理。寵辱不驚,就是要人們學會站在另一個角度去思考問題。不管你現在處於什麼樣的一種境況。不管現在你是得寵的還是失寵的,你都要保持清醒的頭腦,當得寵時,你要學會站在眾人的後面,將自己的光芒隱去。當自己失寵的時候,不要自暴自棄,讓自己進入一種無明的狀態之中。要明白世事皆變化。在眾人都“如享太牢,如春登臺 ”的昏昏狀態中,你要“獨頑且鄙”依舊保持自己的高尚的品格。貴大患若身:是要告訴我們,不要將自己看的很重,這樣自私的念頭只會給你招致災禍。當你事事以自己為中心的時候,就像讓禍患時時尾隨在自己的身邊,像一個定時炸彈。你的時刻謹防他爆炸。所以我們應該將自己貴身的那股力量,運用到為社會為他人的事業中。真正的幸福才會跟隨在我們的身邊。就像老子講的“非以其無私邪。故能 成其私。”當你不為自己著想的時候,什麼好的事情自然就來到了你的身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金融行業管理困境,OA系統如何破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