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勿忘初心lulu
-
2 # 幸福向陽花
現在越來越多的建築選擇鋼結構模式,原因我覺得是多方面的:
一、鋼結構模式,結構靈活多變、造型美觀,是許多大型建築、公共活動場所的首選。
二、相對混凝土建築模式,鋼結構造價便宜得多。尤其是近幾年,國家大力抓治環保,導致沙子、石子、混凝土物價飛漲,以混凝土為例,一年內價格翻了一番,價格驚人。
三、使用鋼結構主力軍是企業,鋼結構建成廠房速度快、前期投入相對小,對於時間就是商機的企業來說,異常吸引。
四、從廠房長期使用來看,便於企業隨時拆裝、滿足生產發展的擴充、改造,這些都是混凝土不具備的。
所以在現在商業市場普遍低迷環境下,鋼結構行業的相關產品卻一片火爆。
不過鋼結構也有自身不可避免的致命弱點:容易漏水,尤其的在沿海地區,颱風災害多,很容易將圍閉的鐵瓦掀起來。
多高層房屋結構的類別特點:側向荷載效應的影響突出:風荷載、地震作用分類:框架結構、框剪結構、筒體結構框架結構特點:1】平面佈置較靈活,剛度分佈均勻2】側向剛度小,延性較大,自振週期較長,對地震作用不敏感,一般在不超過30層框剪結構特點:1】支撐或剪力牆,雙重設防2】不超過40~60層筒體結構特點:框筒結構1】框架形成的筒體結構,內筒及其它豎向構件主要承受豎向荷載,外層框架主要承受側向荷載2】剛性樓面結構作為框筒的橫隔3】剪力滯後造成角柱的軸力過大,兩個措施 :控制框筒平面的長寬比加大框筒梁和柱的線剛度之比4】適用的建築高度可超過90層筒中筒結構1】減緩框筒結構的剪力滯後效應2】密柱深梁或鋼筋混凝土內筒側向位移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