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陳幫主分享匯

    德意志在歷史上曾經是一個長期分裂的國家,境內諸侯林立。維也納會議後,德意志分成34個邦國和4個自由市,名義上組成德意志邦聯,實際上依然各自為政。其中奧地利和普魯士是最大的兩個邦國。

    1861年,威廉登上普魯士王位,稱威廉一世。1862年,奧托·馮·俾斯麥出任普魯士宰相兼外交大臣。他們決心由普魯士來統一德意志。俾斯麥當上宰相的第一週,就在普魯士議會發表演說中宣稱:“今天的重大問題不是說空話和多數派決議所能決定的,必須用鐵和血來解決!”他主張以普魯士為核心,用武力打敗阻礙德意志統一的一切勢力。俾斯麥推行的這一政策被稱為“鐵血政策”。

    俾斯麥先是聯合奧地利打敗丹麥,把原屬丹麥的日耳曼人聚居的什列斯維希和霍爾施坦兩公國併入普、奧。然後聯合義大利,結成反奧聯盟,並利用外交手段穩住了法國。這樣普奧戰爭爆發了。後來在法國的調停下奧地利退出德意志邦聯。普魯士獲得霍爾施坦、漢諾威和法蘭克福自由市等。1867年,以普魯士為首建立了北德意志聯邦。

    為了完成德意志統一大業。俾斯麥在經過充分準備後,於1870年發動普法戰爭,大獲全勝。1871年1月,普魯士軍隊開進巴黎附近的凡爾賽,普法停戰議和。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凡爾賽宮鏡廳加冕為德意志帝國皇帝。兼普魯士國王,俾斯麥為首相。德意志的統一完全實現。

    俾斯麥的“鐵血政策”,使德國最終走上統一之路。德意志的統一,符合德意志歷史發展的潮流和德意志人民的願望。在英、法等歐洲國家都已透過資本主義走向富強後,德國的經濟發展已刻不容緩,它的統一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統一後的德國逐漸強大起來,但是“鐵血政策”也隨之得到加強,最後發展成為軍國主義勢力,成為世界戰爭的策源地,進而發動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秦時明月》裡曉夢為什麼喜歡章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