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育兒小能手

    一、寶寶的身體意識不足如果寶寶對自己的腿和腳的意識不足,可能會導致他們不能靈活的運用這些身體部位,行走時就可能出現腿腳僵硬的情況。嬰兒從出生開始,我們就應儘早讓他們認識自己的身體,並進一步可以主動控制他們的身體。不要包裹的太嚴(如總是給嬰兒穿著襪子、嬰兒開始行走前就穿鞋子)、不要過多地限制寶寶用身體探索和體驗,這樣寶寶的身體意識才會發展的更好,才有可能更好的控制和使用自己的身體。

    二、膝窩部肌張力高或腳踝部肌張力高媽媽可以先觀察寶寶放鬆時或者坐著的時候寶寶的膝蓋、小腿肌肉是否放鬆,還有腳踝、腳跟和腳底這三個部位是否僵硬。如果這些部位中的某一個甚至好幾個部位肌張力高,會令寶寶走路動作時難以伸展和收縮膝窩或腳踝的肌肉,寶寶因此走起來就像在跳芭蕾舞。膝窩部肌張力高或腳踝部肌張力高是很多寶寶踮腳走的最主要的原因。

    三、使用學步車、學步帶這兩樣也是導致寶寶踮腳走的罪魁禍首,看看那些被拎著走得小嬰兒,他們很可能以為走路就是隻用腳尖。可能很多媽媽要說:可是這些讓我們教寶寶走路變得輕鬆了呀!其實,寶寶走路是不需要我們提前去教的。那些爬夠500個小時的寶寶,他們都是自己完成扶站、扶走和獨自走路的!

    四、迷路反射沒有抑制和整合迷路反射出現時寶寶的身體呈現出類似小飛機的姿勢,該反射在嬰兒出生後的可以幫助嬰兒獲得平衡感、空間感和深度感,以及建立肌肉緊實度和本體感。但在嬰兒四-五個月大左右就應該被抑制及整合到主動運動中去,整個整合過程可能持續到三歲。如果該反射沒有抑制和整合到主動運動中,寶寶在行走時就會呈現芭蕾步態:寶寶走路時身體會略顯僵硬,頭向前傾,平衡力不好,易摔跤。缺少俯趴是導致迷路反射沒有很好抑制和整合的最重要的原因,因此再也不要忽視寶寶早期的俯趴,一般3-5個月的寶寶應每日俯趴2個小時以上。

    五、你的寶寶可能在模仿寶寶可能是某一天看到別的孩子這樣踮腳走後覺得非常新奇,就學起來了。但其實踮腳走很累的,而且也不利於保持平衡,因此如果僅僅是模仿的話,媽媽們不要太緊張,只要你不是在寶寶面前刻意強調寶寶的這個行為,他自己就不會再去模仿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公交車和大巴車的駕駛員習慣用2擋起步,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