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認為近視眼的人不老花。實際上這種說法是不對的。因為近視眼的人與其他人一樣,隨著年齡的增長,在他們的眼睛裡,也要發生一系列的衰老退化的現象。首先是水晶體的核逐漸加大並變硬,晶體的彈性越來越小,其次是睫狀肌的肌的力逐漸變弱,因而發生了在看近處目標時,缺乏必要的調節力,出現讀書寫字困難的現象,這就是老視,俗稱老花眼。 但是,近視眼的人發生老花後的表現又與一般正視眼的人不同,因而所需要的眼鏡度數也不一樣。一般正視眼的人40歲以後開始老花,到45歲時大約老花+1.00—+1.50D左右,50歲時老花+2.00D,55歲、60歲和70歲的人則分別為+2.50D、+3.00DS和+4.00D左右的老花,但是近視眼的人發生老花後所需要的眼鏡度數,就要根據他們原有的近視度,以及他們的具體年齡等情況而定了。比如一位近視-3.00D的人,不論他到了多大年齡,只要他的近視度不變,那麼,他看遠處就一直戴著他原來度數的近視鏡。但隨著年齡增加,40歲以後,他在閱讀寫字或做近距離細微工作時所需要的眼鏡度數,卻在不斷地發生變化,比如他到了50歲,眼睛也發生了+2.00的老花。那麼,他看近時所戴的眼鏡度數就應該是-1.00((-3.00D)+(+2.00)=-1.00D),即近視-1.00D。同理,他到了60和70歲時,他看近時所戴的眼鏡度就應分別為零度(本光)和+1.00D了。 所以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常會看到:戴著原來近視眼鏡的老年人,在看書寫字時,往往需要把近視眼鏡摘掉。還有的人即使摘掉眼鏡,看近處仍然不合適,還需要把目標移近或放遠些。所有這些實際上都是因為在近視眼的基礎上,又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老花所引起的。 這樣,我們就得出一個結論,即近視眼的人發生老花後看近所戴的眼鏡度數,應該是他原有近視度數與該年齡應有老花度數的代數和了,而二者抵消後的度數,就是他看近所應戴的眼鏡度數。但是,在我們為近視者配老花鏡時並不能就這麼簡單了事。而還必須考慮到個人戴鏡者的個人體質、營養、工作環境、職業要求及個人習慣等各方面具體情況,再經過充分地試戴後再最後具體定度配鏡,這樣才能為近視者配一副合適的老花眼鏡
不少人認為近視眼的人不老花。實際上這種說法是不對的。因為近視眼的人與其他人一樣,隨著年齡的增長,在他們的眼睛裡,也要發生一系列的衰老退化的現象。首先是水晶體的核逐漸加大並變硬,晶體的彈性越來越小,其次是睫狀肌的肌的力逐漸變弱,因而發生了在看近處目標時,缺乏必要的調節力,出現讀書寫字困難的現象,這就是老視,俗稱老花眼。 但是,近視眼的人發生老花後的表現又與一般正視眼的人不同,因而所需要的眼鏡度數也不一樣。一般正視眼的人40歲以後開始老花,到45歲時大約老花+1.00—+1.50D左右,50歲時老花+2.00D,55歲、60歲和70歲的人則分別為+2.50D、+3.00DS和+4.00D左右的老花,但是近視眼的人發生老花後所需要的眼鏡度數,就要根據他們原有的近視度,以及他們的具體年齡等情況而定了。比如一位近視-3.00D的人,不論他到了多大年齡,只要他的近視度不變,那麼,他看遠處就一直戴著他原來度數的近視鏡。但隨著年齡增加,40歲以後,他在閱讀寫字或做近距離細微工作時所需要的眼鏡度數,卻在不斷地發生變化,比如他到了50歲,眼睛也發生了+2.00的老花。那麼,他看近時所戴的眼鏡度數就應該是-1.00((-3.00D)+(+2.00)=-1.00D),即近視-1.00D。同理,他到了60和70歲時,他看近時所戴的眼鏡度就應分別為零度(本光)和+1.00D了。 所以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常會看到:戴著原來近視眼鏡的老年人,在看書寫字時,往往需要把近視眼鏡摘掉。還有的人即使摘掉眼鏡,看近處仍然不合適,還需要把目標移近或放遠些。所有這些實際上都是因為在近視眼的基礎上,又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老花所引起的。 這樣,我們就得出一個結論,即近視眼的人發生老花後看近所戴的眼鏡度數,應該是他原有近視度數與該年齡應有老花度數的代數和了,而二者抵消後的度數,就是他看近所應戴的眼鏡度數。但是,在我們為近視者配老花鏡時並不能就這麼簡單了事。而還必須考慮到個人戴鏡者的個人體質、營養、工作環境、職業要求及個人習慣等各方面具體情況,再經過充分地試戴後再最後具體定度配鏡,這樣才能為近視者配一副合適的老花眼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