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作家恩出
-
2 # 黑駿馬28185760
易經,大道之源,五經之首。個人覺得,易經就是指引中華民族綿延不絕向前發展的燈塔之光。為啥這麼說呢?
《易經》帶給我們的是思路。思路告訴我們,我們應該走什麼樣的方向,一個人只要方向正確,然後你一努力你就很快有成果。如果你方向根本是錯誤的,你越努力就越糟糕。我們上了高速公路,如果南北方向搞錯了,那你越跑越遠,而且你越快越倒黴。方向,比速度更重要。中華民族的歷史,某種程度上,就是《易經》的思路。為什麼有時候很強?有時候很弱?有時候清醒有時候迷糊?這個也是《易經》的道理。當一個人很自大,很自滿,老感覺自己了不起,你的思路就開始昏庸了。然後就開始沒落了。我們常講:富不過三代?就是你一富有以後,然後就不重視小孩的教育了,然後小孩就可以為所欲為,敢霸王了。這樣的人一長大,他怎麼能夠維持這個家庭呢?所以我們的歷史,它的確有時候興,有時候衰,有時候讓人感覺到很有面子,有時候又感覺到很氣餒。那不是《易經》的問題,而是人的問題。所以現在我們冷靜下來,找到我們自己的那個可長可久可大可興的那個脈絡,然後在現有的基礎上面我們去發揚光大,這是每一箇中華民族的子孫所應該做的事情。
-
3 # 誰不是過客
易經系群經之首,系先祖們對道、陰陽、五行八卦、河圖洛書的研究,對照自然及人類的生存變化的驗證。人們又根據易經研究出其它種類的書籍及驗證經驗,教導人類文明進化。但可能人類才領悟易經中的部分資訊,還有太多的資訊未被髮掘罷了!個人愚見:初學者為趨吉避凶,中學者為做人做事治國,深學者為宇宙奧秘吧!
-
4 # 曲則全969
伏羲作《易》文王演《周易》孔子作繫辭為解釋,以此為綱領形成整套天地人和諧共處的方法,《周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坤卦“地勢坤,厚德而載物”確立華夏的精神和信仰。發展出儒家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取法陰陽的“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易經》演化出 山 醫 命 相 卜 五術作為華夏子孫自強不息的技術性保障
《易》思維方式為 1。歸納;2.推演;3.辯證。《易經》將天地人萬事萬物歸納為陰陽五行八卦之內,如乾卦陰陽屬性為陽,五行屬性為金,代表天,性質為尊貴,剛健,以此推演將父親。單位領導。老年男人等,在人體為頭。。。。。都歸為乾卦。 易為群經之首,五術之源,故五術全部以此思維方式來學習和運用。
-
5 # 小雨57760
因為《易經》就是揭示宇宙奧秘的經典著作。能夠真正理解《易經》的奧秘的人都不是一般人!建議初學者可以去看一看曾仕強老師講的《易經的奧秘》,白話文版本,通俗易懂,非常適合初學者學習!祝你好運!
-
6 # 人在江湖139852014
易經包羅永珍,千變萬化,對它的理解要與時俱進,它是歷代中華優秀文化的集大成結晶,對它的解釋及如何在日常工作學習生活中於人類有所益,不是三言兩語可及。
-
7 # 哈哈社群141221936
〈易經〉,以陰陽,八卦組合排列,推演出六十四卦。六十四卦,代表作六十四種思維模式。就像是數學中,最基本的數字,只有十個,但是,不同的排列組合後,則是無窮的一樣。
-
8 # 何顯滼
易經,是一部哲學。裡面有很多哲學思想,其中一個大家熟知的,‘’算卦‘’,就是一種預見的手段。領導,是需要預見的,否則如何引領群眾,往正確的方向走。那麼,為什麼現在社會上,許多人都學了易經,卻無法對未來,準確預見呢?因為易經裡,也有許多糟粕。需要在實踐中,質疑、思考、踐悟、想象力,推陳出新,去偽存真。
-
9 # 寶山風聲水起
我認為"易經"有很多理論已滲透在我們每個中華民族的血液裡(DNA),最有代表性的"仁義禮智信","一陰一陽之謂道"。
-
10 # 沐陽金石
《三維談易經》
—— 談何為《易》
《易》之要有三:簡易、變易、不易。
如果不簡易,就會在“過度現實”中迷失,亦是儒家講的“遺內務外”,久之,則將精神依附於人,依附於物,依附於欲,進而迷失本心。如果不適應變易,則是固守著思維的“籬笆”,亦是理解不了儒家講的“片天即全天,全天即片天”之思想,充滿著“不確定”的恐懼,同時,又硬生生的把“不可能”、“絕不會”、“不相信”植入內心以“支撐”,進而成了一個內心衝突體。如果不相信不易,則是不識見到天宇萬物生生不息之理,亦是明白不了儒家“惟精惟一”及“一致而百慮”之深義,猶豫狐疑,志向無可立,將一切獲得“幸福”功勞歸於自己的“理所當然”,將一切遇到“不幸”責任推給了社會和他人。
隨緣,在某種意義上,是積極的,它與“三易”相依而生。
學生淺薄無知,隨談。
—— 談《經》之解
惟德可解經,這也是當代學者為什麼將傳統文化與西學中康德哲學互釋較多的路經之一,其實,諸古賢與先生們早已論及了。
德,非現在意義之狹,實為古賢之“仁、智、勇”三達德,亦用“得”字。先古聖有言,“思無邪可蓋《詩》三百”,古聖陽明子進一步曰,“何止《詩》三百,古今著述無非語此。”(概語,略仿原句)。
非惟一家,古大德之禪解儒經,道、易分解及專解經論,亦惟“思無邪”之得而。
—— 談易、識與心
早些年收入熊先生《新唯識論》繁體版,學生當時卻讀來困難,後又購冊簡版,然只是略過一遍,仍自感學基不足以懂明,便留置於櫃了。亦有從它學來溯熊先生之學的,如有冊楊國榮先生的《王學通論——從王陽明到熊十力》。
綜觀之,實是殊途同歸了,無論是《易》與唯識,還是王學與唯識,皆有一“心”字而中,亦本有一“天”之性而融。識,識通心與天地,形上與形下一體之為,則識見觀現。恰如,陳明老師於書序中言的“釋氏本心,吾儒本天。”,說明了兩學之根。恰,先天卦出於天地萬物之超然,後世演出後天卦,即《連山》(夏《易》)、《歸藏》(商《易》)、《周易》,便是後天萬物之心順先天之性,生生不息,概為理。
—— 沐陽金石,沇河,己亥八月十一
回覆列表
《易經》的意義在於它的價值和影響力。它是中國古代的經典著作,是百科全書。它覆蓋了氣象學、天文學、軍事學、數學、先知(預測)學、氣功學、武術學、體育學等各個領域。幾千年來尤其在醫學方面貢獻較大,古賢有“不知易,不足以言太醫”之說。《易經》被視為中國5000多年文化科學技術的源頭活水。
國外發達國家專門組織科研人員研究《易經》,從大量出土文物證明,早在商末周初,中國文化就已經傳入希臘,3200年前,古希臘遺留的陶岔河圖,底部就刻有中文古篆銘文:“連山八卦圖,中國的歷數,在遙遠的東方。”
《易經》對現代數學、化學、物理學、生物學的實用意義更大,例如,強子八重態、化學元素週期表中的八個主族、生物遺傳基因密碼、耗散結構理論等都和《易經》中的八卦、六十四卦有關。
人類第一次向太空聯絡時採用的便是《易經》學中的九宮八卦(河圖絡書)。
因而可以這樣說:《易經》已成為地球上人類高度智慧並具有象徵意義的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