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惟一,名王惟德,北宋醫家。公元987―1067年(北宋太宗雍熙四年――英宗治平四年)人。宋仁宗(趙禎)時當過尚藥御,對針灸學很有研究,集宋以前針灸學之大成,著有《銅人腧穴針灸圖經》一書,奉旨鑄造針灸銅人兩座。為中國著名針灸學家之一。宋時,針灸學非常盛行,但有關針灸學的古籍脫簡錯訛甚多,用以指導臨床,往往出現不應有的差錯事故。根據這些情況,王惟一及其同行,產生了統一針灸學的念頭及設想,並多次上書皇帝,請求編繪規範的針灸圖譜及鑄造標有十二經循行路線及穴位的銅人,以統一針灸諸家之說。接旨後,惟一親自設計銅人,從塑胚、制模以至鑄造的全部過程,他都和工匠們生活在一起,工作在一起,攻克了無數技術難關,終於在公元1027年鑄成了兩座針灸銅人。鑄成後,仁宗讚口不絕,把它當作一件精湛的藝術品,經惟一等在旁的醫官介紹了銅人的用途和在醫學上的價值之後,遂下令“把一座銅人放在醫官院,讓醫生們學習參考;另一座放在宮裡供鑑賞。”並讓史官把這件事作為一件大事,寫入史冊:“這銅人於天禎五年(公元1027年)十月經‘御製’完成,以便傳到後代。”這時,王惟一又將自己編繪的《銅人腧穴針灸圖經》獻給仁宗,以作為銅人的註解和姊妹文獻。趙禎閱後,非常高興,又下了一道命令:“御編圖經已經完成,把它刻在石上,以便傳到後代”。《銅人腧穴針灸圖經》,針灸著作。又名《新鑄銅人腧穴針灸圖經》,簡稱《銅人經》或《銅人》。三卷。宋・王惟一撰。原書在1027年由宋醫官院木板刊行,並刻於四壁石碑上,同時補入《穴腧都數》一卷。書名“銅人”,系在編此書的同時,由王惟一等鑄制了中國最早的一具針灸銅人型而得名。書中詳述手足三陰三陽經脈和督、任二脈的循行路線和腧穴,參考名家學說予以訂正,並繪製經脈腧穴圖。此書還對《靈樞・經脈》的原文作了註釋。由於內容簡明扼要,頗為後世醫家所重視。原刊本及石刻碑早佚,現存系經明人重刊的三卷本和經金人閉邪�Z叟於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改編的五卷本。後者曾補入了一篇“針灸避忌太一之圖”,並改名《新刊補註銅人腧穴針灸圖經》。現存明刻本、清刻本。1949年後有影印本。
王惟一,名王惟德,北宋醫家。公元987―1067年(北宋太宗雍熙四年――英宗治平四年)人。宋仁宗(趙禎)時當過尚藥御,對針灸學很有研究,集宋以前針灸學之大成,著有《銅人腧穴針灸圖經》一書,奉旨鑄造針灸銅人兩座。為中國著名針灸學家之一。宋時,針灸學非常盛行,但有關針灸學的古籍脫簡錯訛甚多,用以指導臨床,往往出現不應有的差錯事故。根據這些情況,王惟一及其同行,產生了統一針灸學的念頭及設想,並多次上書皇帝,請求編繪規範的針灸圖譜及鑄造標有十二經循行路線及穴位的銅人,以統一針灸諸家之說。接旨後,惟一親自設計銅人,從塑胚、制模以至鑄造的全部過程,他都和工匠們生活在一起,工作在一起,攻克了無數技術難關,終於在公元1027年鑄成了兩座針灸銅人。鑄成後,仁宗讚口不絕,把它當作一件精湛的藝術品,經惟一等在旁的醫官介紹了銅人的用途和在醫學上的價值之後,遂下令“把一座銅人放在醫官院,讓醫生們學習參考;另一座放在宮裡供鑑賞。”並讓史官把這件事作為一件大事,寫入史冊:“這銅人於天禎五年(公元1027年)十月經‘御製’完成,以便傳到後代。”這時,王惟一又將自己編繪的《銅人腧穴針灸圖經》獻給仁宗,以作為銅人的註解和姊妹文獻。趙禎閱後,非常高興,又下了一道命令:“御編圖經已經完成,把它刻在石上,以便傳到後代”。《銅人腧穴針灸圖經》,針灸著作。又名《新鑄銅人腧穴針灸圖經》,簡稱《銅人經》或《銅人》。三卷。宋・王惟一撰。原書在1027年由宋醫官院木板刊行,並刻於四壁石碑上,同時補入《穴腧都數》一卷。書名“銅人”,系在編此書的同時,由王惟一等鑄制了中國最早的一具針灸銅人型而得名。書中詳述手足三陰三陽經脈和督、任二脈的循行路線和腧穴,參考名家學說予以訂正,並繪製經脈腧穴圖。此書還對《靈樞・經脈》的原文作了註釋。由於內容簡明扼要,頗為後世醫家所重視。原刊本及石刻碑早佚,現存系經明人重刊的三卷本和經金人閉邪�Z叟於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改編的五卷本。後者曾補入了一篇“針灸避忌太一之圖”,並改名《新刊補註銅人腧穴針灸圖經》。現存明刻本、清刻本。1949年後有影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