鎏金
用塗抹金汞齊的方法鍍金的一種工藝,又稱火鍍金。
鎏金主要用來裝飾銅鐵一類建築構件和各式器皿。它約發明於戰國時期興盛於兩漢,近現代仍在使用。
鎏金工藝分為4步:①配製金汞齊並用酸鹼溶液清理器物表面。金汞齊配法是先將黃金打薄剪碎,放入已經預熱的坩堝內,再注入水銀,使之摻合成膏狀。金汞比為1:5~1:7。②抹金。將配好的金汞齊用推壓法均勻地塗覆在器物表面。③開金,即烘烤鍍件,促進汞揮發,使黃金保留下來。④壓光。目的是使鍍層更為緻密、光亮。操作得當時,鍍層的顏色可長久不變。
古時鎏金除用於器物表面外,還用來給武器鍍金。(如:隋唐時宇文成都鳳翅鎏金鏜)
鎏金:
古代金屬工藝裝飾技法之一。近代稱“火鍍金”。這種技術在春秋戰國時已經出現。漢代稱“金塗”或“黃塗”。
鎏金是將金和水銀合成金汞齊,塗在銅器表面,然後加熱使水銀蒸發,金就附著在器面不脫。關於金汞齊的記載,最初見於東漢煉丹家魏伯陽的《周易參同契》。而關於鎏金技術的記載,最早見於梁代。《本草綱目"水銀條》引梁代陶弘景的話說:水銀“能消化金銀使成泥,人以鍍物是也。”這個記載比鎏金器物的出現晚了約八個世紀。
古代鎏金的方法大體可為五個過程。
(一) 仿“金棍”。預備一根銅棍,將前端打扁,略翹起,沾上水銀,晾乾即成“金棍”。
(二) 煞金。即溶解黃金,用水銀溶解。待金溶解後,倒入冷水盆中,使之成為稠泥狀,叫做“金泥”
(三) 抹金,即在器物上塗抹金泥。
(四) 開金。將燒紅的無煙木炭放在變形的鐵絲籠中,用金屬棍挑著,圍著抹金的地方烤,以蒸發金泥中的水銀,使黃金緊貼器物表面。
(五) 壓光。用瑪瑙或硬度達到七八度的玉石做成的壓子在鍍金面反覆磨壓,把鍍金壓平,用以加固和光亮。
河南輝縣固圍村一號幕祭祀坑,出土的一件璜,用七塊玉石和兩枚鎏金的銅獸製成,是已發現的最早的鎏金器物。
鎏金
用塗抹金汞齊的方法鍍金的一種工藝,又稱火鍍金。
鎏金主要用來裝飾銅鐵一類建築構件和各式器皿。它約發明於戰國時期興盛於兩漢,近現代仍在使用。
鎏金工藝分為4步:①配製金汞齊並用酸鹼溶液清理器物表面。金汞齊配法是先將黃金打薄剪碎,放入已經預熱的坩堝內,再注入水銀,使之摻合成膏狀。金汞比為1:5~1:7。②抹金。將配好的金汞齊用推壓法均勻地塗覆在器物表面。③開金,即烘烤鍍件,促進汞揮發,使黃金保留下來。④壓光。目的是使鍍層更為緻密、光亮。操作得當時,鍍層的顏色可長久不變。
古時鎏金除用於器物表面外,還用來給武器鍍金。(如:隋唐時宇文成都鳳翅鎏金鏜)
鎏金:
古代金屬工藝裝飾技法之一。近代稱“火鍍金”。這種技術在春秋戰國時已經出現。漢代稱“金塗”或“黃塗”。
鎏金是將金和水銀合成金汞齊,塗在銅器表面,然後加熱使水銀蒸發,金就附著在器面不脫。關於金汞齊的記載,最初見於東漢煉丹家魏伯陽的《周易參同契》。而關於鎏金技術的記載,最早見於梁代。《本草綱目"水銀條》引梁代陶弘景的話說:水銀“能消化金銀使成泥,人以鍍物是也。”這個記載比鎏金器物的出現晚了約八個世紀。
古代鎏金的方法大體可為五個過程。
(一) 仿“金棍”。預備一根銅棍,將前端打扁,略翹起,沾上水銀,晾乾即成“金棍”。
(二) 煞金。即溶解黃金,用水銀溶解。待金溶解後,倒入冷水盆中,使之成為稠泥狀,叫做“金泥”
(三) 抹金,即在器物上塗抹金泥。
(四) 開金。將燒紅的無煙木炭放在變形的鐵絲籠中,用金屬棍挑著,圍著抹金的地方烤,以蒸發金泥中的水銀,使黃金緊貼器物表面。
(五) 壓光。用瑪瑙或硬度達到七八度的玉石做成的壓子在鍍金面反覆磨壓,把鍍金壓平,用以加固和光亮。
河南輝縣固圍村一號幕祭祀坑,出土的一件璜,用七塊玉石和兩枚鎏金的銅獸製成,是已發現的最早的鎏金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