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292120608340

    僅我過往寫論文時常用的分析內容和思路,供參考:

    1 信效度檢驗

    對研究中所有用到的問卷/量表(或其他測量方法,如有)的信度、效度指標進行呈現,目的是告訴大家,我用這些工具/方法收集上來的資料是可信的,也是準確的,這一步是後續分析的基礎,只有資料沒問題,後續分析才是有意義的。

    2 描述性統計

    包括了被試的總樣本量、群體人口學特徵(如性別、年齡、學歷等其他資訊的人群佔比),測量出的各個變數的均值、標準差。這一步,是告訴大家,我都測了誰(樣本情況),以及資料最直接呈現出來的資訊是什麼。

    3 假設檢驗

    從這開始,就要圍繞你文章最開始提出的研究假設進行論證了。具體使用的分析方法,要根據你的研究假設、資料特徵等進行選擇。可能包括以下幾點:

    3.1 差異性分析

    透過t檢驗或者方差分析的方法,證明不同群體間,在某個/某些變數上是存在明顯差異的。

    3.2 相關性分析

    透過相關分析,證明某些變數之間是存在顯著的正/負相關關係。

    3.3 迴歸分析

    構建迴歸方程,證明某些變數之間是存在顯著的因果關係/預測效應的。

    3.4 其他效應分析(如中介、調節等)

    透過相應的分析方法(視你要證明的效應不同,而決定),證明多個變數之間的相互作用機制是什麼樣的,比如A透過B影響了C(中介效應),或者A能影響C,但在B處於不同情況下,A對C的影響也有所差異(調節效應)

    基本上,到這一步,最常見的、最基礎的問卷資料分析就能夠做的差不多了。總結一下,最基本的分析邏輯就是:

    ①大家看,我的資料是沒問題的;(信效度分析)

    ②我們先看看,我都獲得了哪些資料;(描述性統計)

    以上回答沒有結合著你的文章內容來說,畢竟資料分析沒有特別固定的流程或套路,而且其關鍵也不在於從哪些角度或者用了什麼厲害的方法,它本質是用於證明你的思路和想法的,所以說最關鍵的是,你想要探索什麼樣的關係或者獲得什麼樣的結果(即你的研究假設是什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涼鞋買大了怎麼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