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州,地名,古時多個省市地區都有叫“江州”。如下:
1、江州:指今江西省九江市
東晉始置,轄境為江西大部,後南朝多次分割,使江州轄境變小。江州是唐朝、宋朝的行政區劃之一,一直沿置到宋代、元代。元朝末年(1359年),陳友諒登基稱帝,定都江州(今江西九江),自立為漢王,國號漢。
2、江州:重慶古稱
重慶主城在公元前316年-公元548年期間的名稱,巴郡郡治所在地,最初指今重慶江北區江北嘴至劉家臺一帶,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江州”。南朝梁太清中(548年)為了跟長江下游的江州(今九江市)區分,改江州為巴縣。
3、江州: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下轄區
唐初置左江鎮、羈縻左州,羈縻思誠土州。宋初置太平寨,皇祐年間置崇善縣,後又置江州、土州,為崇左縣境內有建置之始。民國27年撤銷江州、羅白縣,其地併入崇善縣。
江州的行政變遷:
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升星子鎮為星子縣;七年(982年),設南康軍,治星子,轄星子、都昌、建昌3縣。天禧四年(1020年),分江南路為東、西二路,江州屬江南東路,轄德化、德安、瑞昌、湖口、彭澤5縣;改分寧縣為寧縣。
南宋紹興二年(1132年),江州改屬江南西路;九江境內各縣隸屬:德化、德安、瑞昌、湖口、彭澤屬江州;星子、都昌、建昌屬南康軍;分寧、武寧屬洪州。建炎二年(1128年),合江、池、饒,信4州為江州路。四年(1130年),升分寧縣為義寧軍。
元代行省下設路、州、縣。至元十二年(1275年),於江州置江東西宣撫司;十三年(1276年),改為江西大都督府,隸揚州行省;二十二年(1285年)復隸江西行省;二十三年(1286年),於武寧縣置寧州,轄分寧、武寧2縣。
元順帝至正二十年(1360年),陳友諒稱帝,國號漢,建都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 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明軍攻入,朱元璋攻下江州,改江州路為九江府。
江州,地名,古時多個省市地區都有叫“江州”。如下:
1、江州:指今江西省九江市
東晉始置,轄境為江西大部,後南朝多次分割,使江州轄境變小。江州是唐朝、宋朝的行政區劃之一,一直沿置到宋代、元代。元朝末年(1359年),陳友諒登基稱帝,定都江州(今江西九江),自立為漢王,國號漢。
2、江州:重慶古稱
重慶主城在公元前316年-公元548年期間的名稱,巴郡郡治所在地,最初指今重慶江北區江北嘴至劉家臺一帶,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江州”。南朝梁太清中(548年)為了跟長江下游的江州(今九江市)區分,改江州為巴縣。
3、江州: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下轄區
唐初置左江鎮、羈縻左州,羈縻思誠土州。宋初置太平寨,皇祐年間置崇善縣,後又置江州、土州,為崇左縣境內有建置之始。民國27年撤銷江州、羅白縣,其地併入崇善縣。
擴充套件資料:江州的行政變遷:
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升星子鎮為星子縣;七年(982年),設南康軍,治星子,轄星子、都昌、建昌3縣。天禧四年(1020年),分江南路為東、西二路,江州屬江南東路,轄德化、德安、瑞昌、湖口、彭澤5縣;改分寧縣為寧縣。
南宋紹興二年(1132年),江州改屬江南西路;九江境內各縣隸屬:德化、德安、瑞昌、湖口、彭澤屬江州;星子、都昌、建昌屬南康軍;分寧、武寧屬洪州。建炎二年(1128年),合江、池、饒,信4州為江州路。四年(1130年),升分寧縣為義寧軍。
元代行省下設路、州、縣。至元十二年(1275年),於江州置江東西宣撫司;十三年(1276年),改為江西大都督府,隸揚州行省;二十二年(1285年)復隸江西行省;二十三年(1286年),於武寧縣置寧州,轄分寧、武寧2縣。
元順帝至正二十年(1360年),陳友諒稱帝,國號漢,建都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 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明軍攻入,朱元璋攻下江州,改江州路為九江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