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藍風24

    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是中國國情的客觀要求,是中國經濟發展不可逾越的階段。

    中國農村剩餘勞動力多,且素質較低,而資金、技術等要素相對稀缺,這是中國的基本國情。農村剩餘勞動力對社會不僅不能產生效益,相反卻參與社會收益的分配,這是造成農業勞動生產率低、農民收入難以增加的根本原因。國際經驗表明,凡是人口眾多、土地和資本稀缺的國家和地區,其產業結構都要經歷由資源和勞動密集型向資本和技術密集型演進的過程。日本、南韓、新加坡、泰國、臺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在工業化發展初期都是依靠勞動密集型產業起步和崛起的。我們應當借鑑周邊國家的成功經驗,立足於“勞動力成本低”這一基本國情和比較優勢,來吸收資本、引進技術、換取其他資源,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才能夠為大量的農村剩餘勞動力找到出路。 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是促進農村就業和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勞動密集型企業能夠吸納更多的勞動力。據測算,每一單位固定資本所吸納的勞動力數量,勞動密集型的輕紡部門是資本密集型的重工業部門的2.5倍,勞動密集型小企業是資本技術密集型大企業的10倍以上。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對解決就業,增加農民收入,拉動農村有效需求,將會發揮重要作用。

    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是擴大出口、增加創匯的重要舉措。

    中國一個重要的比較優勢在於勞動力資源豐富,勞動密集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仍然具有優勢。據農業部鄉鎮企業局統計,1996—2001年間,鄉鎮企業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額佔同期鄉鎮企業出口總額的60%左右。在加入WTO的背景下,發展蔬菜、水果等勞動密集型產品、產業仍是中國農業擴大出口、增加創匯的重要途徑。

    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是推進城鎮化建設的關鍵。

    發展小城鎮,關鍵在於培育小城鎮經濟。實踐證明,鄉鎮企業是小城鎮建設的重要經濟支柱,據統計,1996— 2001年,勞動密集型產業對全國鄉鎮工業增加值的貢獻率為55.5%。農村工業化立足於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如蘇南模式、溫州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等,已為建設小城鎮打下了經濟基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形容狂妄自大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