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南宮青兒814
-
2 # 只有營養師知道
飯前甜點就降低食慾,這其實是身體的一種自我保護和調節機制。甜點、甜飲中富含大量葡萄糖(蔗糖分解後會成為葡萄糖)。蔗糖進入人體後,只需要很短的時間就可以分解成兩個分子的單糖即葡萄糖,之後葡萄糖被吸收進行血液,血糖濃度迅速上升,刺激人體的食慾中樞,由於血糖濃度較高,人體充滿備用能量,為了讓血糖更穩定,能量不溢位,食慾中樞就會提醒大腦,產生飽感;另外,糕點類食物普遍是用麵粉、油脂、糖分等高能高糖食材製作而成,這些都更容易獲得大量能量,身體短時間內接受不了這些能量就會做出響應。因此,如果吃甜食過多,就會影響食慾。與此相反,人們通常吃的主食如大米,麵粉等的主要成份是澱粉,澱粉是一種多糖,而且以原來的形態呈現質更粗,在人體消化道內需要經過較長時間才能被緩慢地分解成葡萄糖,進而被人體所吸收,所以,只要慢慢食用的話,並不會很快產生飽感而影響食慾。
另外,甜點不適合餐前吃,同樣餐後最好也不要攝入過量甜品,甜點中油脂、糖分含量較多,但其他維生素、礦物質、微量元素、氨基酸成分都較少,如果過量食用的話會增加飽腹感而攝入不了其他營養成分,也會由於高能量的攝入而更容易囤積熱量,而造成其他慢性疾病,如肥胖、高血糖、高血脂等。一般在自助餐上最好不要先拿甜點、糕點,也不要最先攝入較多澱粉類食物(最終分解為葡萄糖),它們都容易產生高糖,影響血糖水平,更容易讓食慾中樞抑制,吃不下更多食物。生活中可以用甜點調節心情,但由於其熱量、油脂、糖分都較高,因此不宜過量食用,也不宜經常食用。
謝邀。自宋代開始,我們就已實行一日三餐制。不管是生活習慣,還是身體,都適應接受於這一制度。而於飯前甜食,會使得身體的血糖迅速升高,產生飽腹感——這個時候你就會有一種“飽”的感覺,從而會影響甚至抑制接下來的進食活動。而吃甜食所導致的血糖升高,維持時間並不長久,一段時間後會迅速回落。而這時,往往你已經完成了正餐的進食活動——而這一餐,你可能因為飯前甜食的飽腹感而只吃了少量的主食,胃裡空空入也;但正餐時間已過,你可能會等到下一次正餐時間才會進食,長此以往,這可能會對你的消化系統造成損害。綜上所述,飯前甜食,會讓人有飽腹感從而影響正餐的攝入,長此以往,會對人的消化系統和身體造成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