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999296191983

    壓軸和大軸

    《咬文嚼字》2000年第12期《梅蘭芳“壓大軸”》一文,所談壓軸和大軸,解釋都是對的,但我想補充一點情況。壓軸和大軸,都是京劇界用語。舊時戲園演白天戲,中午十二點多開鑼,到傍晚六點多打住,戲目有六七個甚至八九個。一般分為三段。前三出通常為新角兒或學生們演,中間兩三出比較好,後三出是觀眾最歡迎的戲。這三段每一段的末一出,叫做“軸子”——前軸子、中軸子、大軸子。這是清未民初北京幾家戲園子演戲的規程。所以說“軸子”就是最末演的劇目,倒數第二齣便成了“壓軸”。

    為什麼有人寫文章說最好的演員所演的劇目為“壓軸”呢?這也和北京老戲班的傳統有關。派戲人總是把唱工最好的戲,也就是這戲班中的臺柱演員的戲,排在倒數第二齣。而最末一齣戲,則是全武行的戲(本戲班全體武行演員參加演出)。這類戲佔用時間也就是一刻鐘,所謂“一打一散”(角色上來簡單地交代一下情由,就雙方開打,打幾回合勝負一定,戲就結束)。多數聽戲行家,達官貴人之屬,看大軸子一上,往往就起座出園。過去京劇典籍裡有一首《戲提調歌》,形容戲班組織者的境遇,有這樣一句:“軸子一上就套車”,說的就是這個情況。達官貴人來看戲都是坐騾車來的。主人們聽戲,趕車人就把騾子卸套,喂草,也可以進園子靠牆聽聽蹭戲,等大軸子武戲一上,就著手套車,把騾子架到轅上,打點好轎車等主人出場。等不到散戲,許多看客已經走開。所以那年代的大軸子,又叫“送客戲”。真正好戲乃在倒數第二齣的壓軸。

    由於這種傳統,致使當今還有些本來不太懂京戲的人,老以為壓軸是每場戲的末出,演員是最好的。把“壓”字當做“最後一著”理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半月前家裡小貓貓瘟去世,疫苗齊全四個月大的貓咪今天到家有什麼需要注意的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