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寶貝柔

      中醫認為茯苓性味甘淡平,入心、肺、脾經。具有滲溼利水,健脾和胃,寧心安神的功效。

      茯苓可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咳逆,嘔逆,惡阻,洩瀉,遺精,淋濁,驚悸,健忘等症。茯苓之利水,是透過健運脾肺功能而達到的,與其它直接利水的中藥不同。苓桂術甘湯、四君子湯、四苓湯等均是有茯苓配伍的常用方劑。

      1.用於小便不利,水腫等症茯苓功能利水滲溼,而藥性平和,利水而不傷正氣,為利水滲溼要藥。凡小便不利、水溼停滯的症候,不論偏於寒溼,或偏於溼熱,或屬於脾虛溼聚,均可配合應用。如偏於寒溼者,可與桂枝、白朮等配伍;偏於溼熱者,可與豬苓、澤瀉等配伍;屬於脾氣虛者,可與黨參、黃耆、白朮等配伍;屬虛寒者,還可配附子、白朮等同用。

      2.用於脾虛洩瀉,帶下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滲溼,對於脾虛運化失常所致洩瀉、帶下,應用茯苓有標本兼顧之效,常與黨參、白朮、山藥等配伍。有可用為補肺脾,治氣虛之輔佐藥。

      3.用於痰飲咳嗽,痰溼入絡,肩背痠痛茯苓既能利水滲溼,又具健脾作用,對於脾虛不能運化水溼,停聚化生痰飲之症,具有治療作用。可用半夏、陳皮同用,也可配桂枝、白朮同用。治痰溼入絡、肩酸背痛,可配半夏、枳殼同用。

      4.用於心悸,失眠等症茯苓能養心安神,故可用於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症,常與人參、遠志、酸棗仁等配伍。

      5.抗癌。臨床常用治療食管癌、胃癌、肝癌、鼻咽癌、舌癌、乳腺癌、膀胱癌、肺癌、潰瘍性黑色素瘤等癌瘤中屬脾虛溼盛、痰飲內停、溼熱壅結者。

      茯苓的食用方法:

      (一)開胃湯。茯苓15克,淮山藥12克,谷麥芽各30克,鮮、幹鴨胗各1個,煮湯飲服。治小兒消化不良,不思飲食。

      (二)茯苓薏米粥。茯苓、薏米各25克,陳皮5克,粳米適量,煮粥食。治小兒脾虛洩瀉,小便不利。

      (三)茯苓薏米餅。茯苓、薏米、白麵粉各30克,白糖適量,研成細末和勻壓成餅,蒸熟。適合小兒食用,有和脾胃之效。

      (四)茯苓陳皮薑汁茶。茯苓25克,陳皮5克,水煎,飲服時加入生薑汁10滴。有健脾和胃之效,可治妊娠嘔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德國二戰失敗原因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