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461021162376

    這個題目很大,需要講的東西很多,以下只挑選個人認為重要的說一下。

    認知過程是人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和觀察,包括感覺、知覺、注意、記憶、思維、語言等生理和心理活動。

    感覺是人腦對直接作用於感覺器官的當前客觀事物的個別屬性的反映。知覺是人腦對直接作用於感覺器官的當前客觀事物的整體屬性的反映。感覺只是憑感覺器官對環境中刺激的覺察;而知覺則是對感覺獲得訊息作進一步處理。因此,感覺是最基本、最簡單的心理現象,沒有感覺不僅不可能產生知覺,然而,知覺不是許多感覺的簡單堆積 ,而是各種感覺的有機整合。

    幼兒階段是感知覺形成的敏感期。兒童出生時各種感覺就已出現。嬰兒期內,各種感覺在生活實踐中發展著,而且幾種感覺逐漸能協調活動。例如,視覺、運動覺和膚覺協同活動,從而雙手和雙眼可以協調活動,可以自如地抓握,看到皮球滾走便會轉過身體尋找。而隨著言語的發展,兒童的感知能力日益提高,能更好地感知世界。進入幼兒前期後,兒童動作的發展使他們便於抓弄物體,認識物體,也使他們自由行動,擴大了認識範圍,促進了認識能力。他們可以感知一些物體的大小、形狀、顏色等屬性,還能說出一些屬性的語詞。幼兒前期兒童對自己、對別人都開始注意,他們的物體知覺和社會知覺都在發展中。尤其託兒所的集體教養,更能積極促進兒童感覺和知覺的迅速發展。

    幼兒園有計劃進行的感知覺培養,更直接促進了幼兒各種感覺與知覺的繼續完善。他們在視覺、聽覺、觸覺等幾種主要感覺以及空間知覺、時間知覺、社會知覺和觀察等知覺方面都有發展。除了在生活中給予感知覺培養,也可以提供相關的感知覺玩具,如:聽音筒(聽覺)、觸覺板(觸控覺)、重力板(感知重力)、嗅覺瓶(嗅覺),顏色配對玩具(辨色知覺)、各種形狀玩具(形狀知覺)等等,還有就是各種運動都能訓練到運動覺,平衡覺等等。還需注意的是,在提供相應的裝置時,老師或家長能有意識的注意感知覺的發展,如為幼兒準備讀物教具時,應當注意視覺敏銳度的發展。例如,年齡越小,字、畫應該越大,不要讓幼小兒童看畫面或字型很小的圖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裝支架後注意什麼?裝支架後能乘飛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