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空間的奧秘
-
2 # 紅色596
這種認識欠妥。
舉一個可能不太恰當的例子,你用一百塊買了一包煙和一瓶水,買賣過程來比喻中子衰變過程,那能說一百塊是由一包煙和一瓶水組成的嗎?
再舉一個衰變的例子,鈷-60作為一種常用的放射源,其透過貝塔衰變形成激發態的鎳-60,再退激發射1.17和1.33MeV的伽馬射線。顯然,我們不能簡單的認為鈷-60由鎳-60、貝塔電子和伽馬光子組成。
所以,要認識中子的組成,應當從中子本質來看,而不是簡單的從它衰變產物來推斷。
人類自古以來就一直在探索事物本質,目前的標準模型理論就是一套描述三種基本力以及組成所有物質的基本粒子的理論,是自牛頓經典物理以後最接近大一統理論的一套自然哲學觀,根據標準模型理論,中子是由兩個帶-1/3e電荷的下夸克和一個帶+2/3e電荷的上夸克組成,因此中子對外顯中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標準模型理論還不是一套萬有理論,仍需要繼續發展和完善。
圖為中子發現者-英國物理學家查德威克(James Chadwick)
從中子的衰變結果看,直覺似乎是,中子由質子、電子與反電子中微子組成的。但並非如此簡單粗放的疊加。因為這不是分子式間的化學反應,而是一種亞原子核粒子的性質變化的反應。
按粒子標準模型,中子是由兩個下夸克和一個上夸克透過膠子在強相互作用下構成;質子由兩個上夸克和一個下夸克透過膠子在強相互作用下構成。顯然,按標準模型,中子就不是簡單地由質子+電子+反電子中微子組成的。中子衰變是一種核子性質的本質性變化。
那麼,為何產生這樣的變化呢?標準模型自有一套理論來解釋。
但是,我要強調的,標準模型是存在缺陷的。
由於所謂夸克的禁閉性,夸克的性質是透過間接性獲得的。因此,進一步研究諸如中子與質子的相互轉化問題,還是具有一定的科學價值。
至少,就我而言,我對夸克理論仍存疑。特別是中子、質子中的組成成份的質量與中子、質子自身質量的巨大差距,是該理論的重大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