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東哥電影片段
-
2 # 小pang666
還是他,只是他發現了哪個是真正的他,以前只是被塵所蔽。
比如人的生死,其實原無生死
修前山是山水是水;修中山不是山水不是水;修成後山還是山水還是水
修前與修成後,雖表面似乎一樣,實則不一樣。
-
3 # 這樣還能重名嗎
人的肉身越過生死只剩下虛無和塵土
但人的精神或者說靈魂卻可以超越生死。有些人對靈魂一說有著自己一些不認同的看法,他覺得人死後,什麼也沒有了,為什麼會有人去研究看不到摸不到的靈魂呢?他忘了,人類自誕生一來,仰望星空思考人生便是一種本能,哲學的三大問題,從某種程度上說是推動社會程序的。
超越生死的基督教徒他們會對身後去往的天堂充滿盼望,他會變成聖經中提到的新造的人。
超越生死的詩人們他們留下的名篇會繼續激勵人們去思考創作
超越生死的藝術家他們留下的畫作會給人們帶來對於生死新的認識,而他們則變成了偉人和導師。
對於普通人來說,超越生死是很難的。因為世間是如此美好,誰在見識了這樣一個醉紙金迷的花花世界之後,願意離開,太多的羈畔,太多的記憶,古有始皇尋仙丹,今有凡人求長壽。但那些經歷了人生坎坷,看淡了世間的人來說,他們是不一樣的煙火。他們的超越生死源於對世間的冷淡和無奈或者是一種更高境界的平和心態。無功無過,無求無想,只要平平淡淡普普通通和愛的人健康的過完這一生即可。從人的角度來說,這樣的境界更高,更難得,可是誰又能真的可以看淡王權富貴,不顧戒律清規呢?不過能有追求超越生死看淡世間的心態即可。人無完人,但有所向。
-
4 # OK幸福食光
變成人,還是人。。無法超越物種。。很多人,有很多經歷,這些經歷也許讓他們變得更寬容,更謙和,也許會變得更極端。。但是究其本源,仍然是人。。
有些修行人是修大乘佛教顯宗的,而有些是修密宗的,不同的修法有不同面對死亡的方式。在藏傳佛教裡,顯宗修法主要以菩提心的方法來面對,比如在《修心七要》裡就講了五個方法來面對死亡,這是非常具體的方法,叫作“五力”,即用五種力量來面對死亡。而密法中則有很多面對死亡的方法,大圓滿裡的《中陰聞解脫》,也被稱為《西藏度亡經》,整本書詳細講解了人死亡以後會經歷什麼樣的過程,在這些過程中應該怎樣去做、怎樣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