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ypmg3724

     小麥要從營養生長過渡到生殖生長,必須經過兩個發育階段,即春化階段和光照階段。  小麥種子萌發後,便可進入春化階段的發育。其特點是在所需要的綜合條件中必須有一定時間和一定程度的低溫,否則就不能透過春化階段,永遠停留在分櫱狀態。根據小麥透過春化階段所需溫度高低和時間長短,可把小麥品種分為冬性、弱(半)冬性和春性三種基本型別。  冬性品種:對溫度要求極為敏感。春化階段適宜溫度在0~5℃,需經歷30~50天,其中只有在0~3℃條件下經過30天以上才能透過春化階段的品種,為強冬性品種。沒有經過春化階段的種子在春季播種不能抽穗。  半冬性品種:對溫度要求介於冬性和春性之間。在0~7℃條件下,經過15~35天,可以透過春化階段。沒有經過春化的種子在春季播種不能抽穗或延遲抽穗,抽穗不整齊,產量很低。  春性品種:透過春化階段時對溫度要求範圍較寬,經歷時間也較短。一般在秋播地區要求0~12℃,北方春播地區要求在0~20℃,經過15天的時間可以透過春化階段。  所謂冬性、春性,指的是小麥品種春化階段發育的特性,而冬麥、春麥指的是播種期。生產上說的春小麥指的是春季播種的品種;冬小麥指的是秋季播種、在生育期間經過冬季的小麥。中國長江中下游和四川盆地的冬小麥種植的多是春性品種,黃淮麥區的冬小麥多是半冬性品種,北部冬麥區的冬小麥都是冬性品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脂質和脂肪是不是生物大分子?